-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颗钻石说课稿张丽丽.ppt.Convertor
让课堂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3课《七颗钻石》教材解说
市一中 张丽丽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让课堂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苏教版版七年级上册第23课《七颗钻石》,我的解说流程是
【说 课 流 程】
一、立足课标说教材
二、立足学情说方法
三、立足能力说教程
一、立足课标说教材
(一)、课 标 要 求
1、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2、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3、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和审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与特点:
《七颗钻石》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讲述了一位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多次让水而感动上天,使水罐一次又一次的变化,最后幻化成大熊星座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结尾耐人寻味。
2、教材地位与作用
编者将它安排在第六单元第2篇课文,前面是《天上的街市》,主要理解联想与想象的区别,后面有《蔚蓝的王国》和《皇帝的新装》,理解夸张和想象的作用并加以运用,而本课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构思情节的能力,起着贯穿前后的作用。
3、单元的教学目标
(1).?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能运用联想和想像扩展文章内容,丰富课文内涵。
?? ?(3).?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 ?(4).?体味和推敲重点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对这类内容的教学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童话的特点及作者;
2、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感知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中爱心的神奇力量,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立足学情说方法
(一)、学情分析
孩子们从幼儿园、小学时就读过许多童话故事,对于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只停留在感性认识,对于童话这种文学体裁以及内容的深入理解,情感的把握,仍需老师加以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而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语文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创设情景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等
整个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三、立足能力说教程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3分)——出示目标(1分)—朗读感知(11分)——合作探究(10分)——感悟提升(13分)——畅谈收获(2分)
在朗读感知环节设置读一读和找一找,在感悟提升环节设置说一说和写一写,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就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运用图片导入。
设计意图:
明确童话的特点,既引出了对本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童话的认识由感性上升的理性,为下面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2、了解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概括、想像的能力。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感受文中爱心的神奇力量,培养积极 的人生态度
设计意图:针对初一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目标应简洁明了,让学生能从学习目标中确立自己学习的方向,使学习变得有的放矢。
(三)、朗读感知——一个美丽的传说
1、画出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提示:概括内容的方法:人+事)
设计意图
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更是学生对文本的认识的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过程。本环节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概括能力。
找一找: 一只神奇的水罐
水罐是神奇的,发生了哪些神奇变化?每一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运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设计意图
寻找水罐的5次变化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梳理, 这个环节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其中不变的主题——爱心,为下面深入理解主题做铺垫。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寻找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