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肉品行销与产销履历
日本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與我國推動示範計畫現況
胡忠一
2005/3/3
隨著加入WTO,農產品市場開放,國外疫病入侵機率大增,造成生產者與消費者之不安。又最近國內重組肉品、病死豬黑心豬肉、火雞肉冒充鴕鳥肉或有毒蔬果及問題水產品等問題持續不斷登上報章雜誌,造成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疑慮與恐慌。總之,食品安全問題實已成為當前農產品產銷上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一、2004年日本國際食品展紀實
2004年3月9日至12日在日本千葉幕張舉行的「FOODEX JAPAN 2004」第29屆國際食品展,有來自74個國家及地區的2,466個公司團體參加(日本747公司團體、其他國家1,719公司團體),根據主辦單位發表,參觀人數達10萬5,487人。
參展各國在自由貿易協定(FTA)與美國爆發狂牛症(BSE牛隻海綿狀腦症)及高病原性禽流感等國際化話題當中,鎖定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市場-「日本」,展開激烈的銷售競爭。由於受到狂牛病及高病原性禽流感的影響,美國及泰國被迫中止展示牛肉與雞肉或改變展示內容。而紐西蘭與巴西等未發生該等疾病的國家則積極分食巨大的日本市場。
美國牛肉隨著國內發生狂牛症而被停止輸日,使得牛肉從美國肉品輸出聯合會(USMEF)的展示貨架上消失,而往年展示牛肉的場所,去年則設置美國國內採取因應狂牛症對策的說明看板,向參觀者訴求安全性。在其隔壁的肉品專櫃則以豬肉做實物展示,銷售內容包括強調品質、飼料內容的安全性及食用方法等。雞肉的重要輸出國泰國因發生禽流感,雞肉及其加工品也銷聲歛跡,專櫃中只剩下宣傳單。
相較於美、泰兩國,其他肉品輸出國則積極展開行銷策略。過去紐西蘭總是籠罩在美國及澳洲等牛肉輸出大國的陰影下,去年由於美國牛肉被禁止輸日,使得紐西蘭搖身一變成為繼澳洲之外的日本重要牛肉輸入國,去年展示高品質的瘦肉,並以安全、健康為宣傳的主要訴求。
另一方面,代表日本國產品的日本全國農業合作社聯合社(=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以下簡稱「全農」)則揭舉「用安心系統支撐日本農產品」口號,舉辦由「環境保育型循環農業」所生產的牛肉試吃、以百分之百國產豬肉製成的火腿等畜產品,及米、青果、農產、日配品等農產品,標榜可追溯制度之食品產銷履歷資訊系統(Traceability System或稱「產銷履歷系統」,意即可追溯(從下游往上由追查)、追蹤(從上游往下游追查)食品在生產、處理、加工、流通、販賣等各階段的資訊),訴求食品的安心與安全,保證從「生產現場」到「餐桌」的一貫化安心系統。
總之,在擁有巨大肉品需求的日本市場,由於部分輸出大國的牛肉、雞肉停止進口,已呈現不穩定狀態。為瓜分市場,各肉品輸出國與日本業者正積極以「安全、安心」與「品質」為前提,展開競爭激烈的行銷戰,其能藉此機會建立灘頭堡。
二、 產銷履歷制度之緣起與發展
在消費者意識抬頭的時代,由於農產品生產過程的藥物殘留問題(含進口蔬菜農藥殘留)、食品中毒事件、不適當的保鮮與加工處理方式、基因改造食品(GMO產品)充斥,以及國際間相繼發生口蹄疫、禽流感、狂牛症等重大疫病,嚴重威脅、影響人類健康與生命安全,加上標榜有品牌的產品也相繼發生問題(日本雪印公司以進口的劣質牛肉13.8公噸偽裝成日本高級國產牛肉事件),使得消費者對於農產品「生產過程」之外的「流通過程」的衛生安全也產生相當疑慮。因此,相對於食品的價格與外觀品質,食品本身的安全性已成為先進國家消費者最重視的因素,故食品安全儼然已成為目前食品供應鏈最重要的一環,各先進國家對這方面的要求及規範也日益重視,其中最重要的發展就是食品的「可追溯性」制度的導入。
「可追溯性」制度在農業應用上稱為「產銷履歷制度」(或狹義稱為「生產履歷制度」)。就農產品而言,農產品可追溯性就是「可以追溯農產品的產銷履歷過程」,也就是在農產品生產、處理、加工及流通、販售整個過程的各階段,由生產者及流通業者分別將食品的產銷履歷流程等相關資訊詳予紀錄並公開標示,消費者可以透過追溯食品產銷相關流程,了解在各製程環節的重要資訊。藉由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雙向流通鏈上所建立的食品可追溯系統,可追溯產品本身特性,也可瞭解產品的產銷過程史,包括產品的生產者、生產地點、原料及產銷過程等。
1985年4月英國肯特郡發現第一頭有紀錄的瘋牛後,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檢驗病牛的腦部之後,於1986年11月正式確認該頭牛所感染的是牛海綿狀腦病,並且追查出感染的來源是養牛的飼料。
1990年英國政府成立「狂牛症研究調查專門委員會」,追溯調查研究引發牛病之病源,而發展出生產履歷制度雛形,其中最積極投入的國家就屬歐盟(EU)及加拿大,首先導入應用的項目是牛隻及牛肉。
1996年第二次狂牛症危機之後,英國、北愛爾蘭、愛爾蘭、瑞士、丹麥、加拿大、葡萄牙及阿曼等國陸續發生狂牛症,歐盟鑒於無法否定狂牛症對人類感染的可能性,乃決定導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计学课件-卡方检验.ppt VIP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24年解读.pptx VIP
- 燃气项目资金管理方案.docx
- 年产1.2亿粒口服胶囊剂生产工艺设计.docx VIP
-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碳盘查报告.pdf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带动画) 课件.pdf VIP
- 广东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及其详解答案【古诗文鉴赏与默写】.doc VIP
- 模拟电子技术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山东大学(威海).docx VIP
- 乳制品配送服务应急处理方案.docx VIP
-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概述医护李敏.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