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网路规划与布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网路规划与布线

第10章 網路規劃與佈線 學習目標 在學習本章之後,讀者將可以回答下列的問題: 建立LAN連線時,需要哪些基本媒體? 在一個區域網路中,該使用什麼類型的連線,來連接中繼設備與終端設備? 平行纜線和交叉纜線的腳位組態為何? 在WAN的連線中,該採用什麼不同的纜線類型、標準和連接埠? 學習目標(續) 在使用Cisco設備時,設備連線管理的角色為何? 如何為一個互連的網路設計一套位址策略,並且如何為主機、網路設備和路由器的介面指派位址的範圍? 為何網路設計會如此重要? LAN:建立實體連線 選擇適當的區域網路設備 設備選擇的因素 選擇適當的區域網路設備 每個LAN都會有一個路由器擔任閘道器的角色 區域網路是利用一個或多個集線器或交換器,將許多的終端設備連接至LAN 選擇適當的區域網路設備(續) 互連網路的設備 路由器是網路上的主要設備,它的每個連接埠可以連接不同的網路,並且在網路之間執行封包轉傳的動作 劃分廣播網域和碰撞網域的能力 銜接一些不同技術的網路 「無遮蔽雙絞線」(UTP) 選擇適當的區域網路設備(續) 圖10-1 具有一部路由器的互連網路 選擇適當的區域網路設備(續) 網路內部設備(Intranetwork Devices) 當一部集線器接收到一個訊號時,會重新產生此訊號,並透過所有的連接埠傳送出去 當一個交換器接收一個資料框時,會將該資料框從適當的目的連接埠上傳送出去 設備選擇的因素 成本 連接埠/介面的類型和速度 可延展性 可管理性 其他的功能和服務 設備選擇的因素(續) 圖10-2 網路內部連線 設備選擇的因素(續) 選擇交換器 交換器的成本是由其容量和功能來決定 另一個成本考量是,應該投資多少經費於備援設備 當選擇一個交換器時,必須依循下列的準則: 充足的連接埠 混合的UTP速度 UTP和光纖的連接埠 設備選擇的因素(續) 圖10-3 決定LAN交換器的備援 設備選擇的因素(續) 圖10-4 決定LAN交換器的因素:連接埠的速度、類型和可延展性 設備選擇的因素(續) 選擇路由器 考量因素: 可延展性、媒體、作業系統的功能 路由器可以支援特定的功能和服務: 安全性 服務品質(QoS) IP語音(VoIP) 針對許多的第3層通訊協定進行路由 「網路位址轉譯」(NAT)和DHCP等特殊服務 設備選擇的因素(續) 圖10-5 Cisco路由器 設備的互連 LAN和WAN:取得連線 建立LAN連線 建立WAN連線 LAN和WAN:取得連線 工作區 電信室,也就是配線設施 水平纜線,也就是配線纜線 骨幹纜線,也就是垂直纜線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圖10-6 LAN佈線區域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工作區域 指使用者在使用終端設備的地點 連接設備到牆上插座的UTP配接線(patch cord),會有10公尺的最長限制 平行纜線(straight-through cable)是工作區中最常見的配接纜線(patch cable) 當一個集線器或交換器位於工作區時,通常必須用交叉纜線(crossover cable)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電信室 是將一些線路匯集至中繼設備的地點。電信室的中繼設備,包括了集線器、交換器、路由器及「資料服務單元」(DSU) 配接線(patch cord)可以居中銜接「配接面板」(patch panels)與中繼設備 長度為最多5公尺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水平纜線 連接工作區域至電信室的纜線 長度不可以超過90公尺 永久鏈結(permanent link) 連接至設備是用配接纜線(patch cables)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骨幹纜線 連接設備室至電信室的纜線 這些纜線會銜接至建築物之外的WAN連線,或是「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SP)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媒體的類型 UTP(類別5、5e、6和7) 光纖 無線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圖10-7 媒體類型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每個媒體類型各有其優缺點,試考量下列因素: 纜線長度 成本 頻寬 安裝容易 易遭受電磁干擾/無線電頻率干擾(EMI/RFI)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纜線長度 針對UTP的安裝 纜線總長度的限制是100公尺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成本 區域網路佈線的相關成本,會隨著媒體類型的不同而不一樣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頻寬 一部伺服器通常會需要較大的頻寬 光纖媒體的技術可以提供最大的可用頻寬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表10-1 媒體標準、纜線長度與頻寬 LAN和WAN:取得連線(續) 安裝簡易性 纜線安裝的難易程度,是隨著纜線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