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水中漂浮人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救水中漂浮人员

营救水中漂浮人员 一.综述 1.概述 他船弃船逃生的旅客和船员,本船意外落水的船员等水中漂浮人员,作为水中被营救的对象基本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救助船艇及其救助设备,环境条件等不同,因而营救办法有所不同。 无论使用何种设备和方法,无伤害地接近水中待救人员,安全地将人救起,都需要精巧细致的操作。救助船员只有运用各种不同的救生设备在各种天气下演练营救落水人员,才能掌握营救水中漂浮人员的基本技能。 没有各方面情况相同的营救行动,然而,通过总结经验,可以制订一些一定程度的标准化程序或者预案,以便发现水中待救人员后按程序或预案迅速展开营救。 2.一般指南 (1)抵达营救现场时,根据风和流的方向,选择接近水中待救人员的适合角度,立即展开营救。 (2)向船员简要说明救人办法和意图,分配任务。 (3)指定一人担任引导员,在营救期间始终看着水中待救人员,向船长报告水中待救人员的方向和位置。 (4) 如施救救助艇救人,应指定一人使用便携式甚高频电话与母船保持通信联络,并向艇上人员指引落水者的方向。 (5).适时向救助指挥员报告抵达时间。 (6).根据水中待救人员是否有知觉或受伤的状况决定使用的营救方法。通常,在干舷最低处将人救起,并应避开螺旋桨的影响。 (7).救助者直接下水营救待救人员,救助者本身所冒风险较大,应首先使用浮具,抛投式救生袋,救生圈,救生浮绳,救生担架和救生软梯,气胀救生平台,救生网等设备救人。 (8)如需营救多人,首先搭救在水中没有浮具的人,然后再搭救有浮具的人,首先搭救水中没有保温装具的人,如保温服,游泳护目镜等。 (9).如待救人员较多 ,应先投下救生阀和各种救生浮具,然后逐一搭救,如果待救旅客散布范围较大时,可以放出漂浮缆,一端系救生圈,另一端用救助艇拖曳,用缆围绕待救旅客漂浮的水域,使落水人员抓住绳子,避免分散失流,便于集中营救;如为夜间环境,可由救助艇或申请直升机为营救现场照明。 (10).进入冷水的人,很快会失去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通常不能执行登艇。救助船员应在救人的舷边就位,登艇中每一步都需要救助船员协助。对怀疑是体温过低的水中待救人员的搭救行动应轻缓,保持落水者身体水平,减少血压迅速下降的机会。 (11).对被救人员进行体温过低护理。 (12).尽早向获救人员询问确定水中是否还有其他待救人员。直到确信所有的幸存者全部被救起,并且获得救助指挥员的同意后方可离开现场。 二.大型救助船艇营救水中漂浮人员 1.概述 救助轮和大型救助艇船体较大,续航力和抵御风浪的能力较强,但也限制了本船直接救起水中待救人员的能力。船体质量大,惯性大,难以在缓速状态下准确接近水中待救人员而步发生碰撞,在波浪中船体摆荡,即使在停船状态,其钢制结构也可能对绥中待救人员造成很大的伤害。 相对于灵便型救生快艇或高速救生艇,大型救助船艇操作性差,易错过接近水中待救人员的短暂时间,重新操纵接近耗费时间;直接接近营救水中单个人员尚可,难以调整船位及时营救水中多人,顾此失彼,船体或者推进器也易伤害其他水中待救人员。 大型救助艇,及时干舷较低,对营救水中待救人员来说仍然是太高,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中也不容易将水中待救人员直接救起。救助拖轮前部和中部甲板太高,作业空间受限,所以通常要以尾部甲板作为营救平台,而尾部附近恰恰是对水中待救人员最危险的区域。国际上最先进的专业救助船已将营救区改成船中部。 所以,大型救助船通常应于水中待救人员保持能避免碰擦的安全距离,利用所配备的专用救助设备,如船载小艇,可吊式救生阀或者各种捞具,间接地将水中待救人员救起。 2.使用捞具一般指南 在3.5m以上波高的恶劣海况下,如果受难以放出艇阀救人,而又没有其他救人手段时,只能靠伸出舷外的捞网,吊篮等各种捞具捞起漂浮人员,使用捞具救生,是对船长操船能力的严峻考验,面对待救人员宝贵的生命,总要尽力而为。 使用捞具需抵近水中待救人员,船舶受风面积大,会比水中待救人员漂移速度快,如果从上风接近,在风的推动下,难以控制接近速度和距离。所以,一般应船首迎风,从下风向区接近待救者,随着待救者的接近,用变距桨调整速度,用侧推器逐渐的调整船首向,使舷侧捞具恰好截住待救者的漂移路径,待救者票如捞具后将捞具吊回。或者,接近水中待救人员后,在其侧旁保持与其同速漂移,用侧推或全方向首推进器转动船首,使待救人员从侧面进入捞具。避免船体或者捞具伤害水中待救人员的关键在于接近时速度越慢越好,抵进后保持船舶处于接近静止状态,让待救人员漂入捞具。 用捞具救人需要大量的演练。配合演练的船在500多米抛出适当数量的模拟人,演练船应尽可能快的速度静模拟人捞起,在熟练之前,只能一次抛出一个模拟人,多了容易漂失。营救模拟人的演练总,为避免模拟人丢失,演练船可能又很多大胆行动,快速接近模拟人,进行多个模拟人漂浮区域中心,粗鲁快速地将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