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耳的結构与听觉的形成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作业评讲
例:观察者在看到闪电后5.5秒钟后听到雷声,问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已知:v=340m/s t=5.5s
求 :s
解:由 v=s/t 得
s=vt=340m/s× 5.5s=1870m
答: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1870m.
振动的物体能产生声音。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
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正在发声的物体,又叫声源。当它发出声音时它在振动,如果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没有了。
复习
回声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如果遇到高大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只有当原声和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时,才能分清两个声音,即听到回声。
有一个学校的学生在回声实验中意外发现: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的时间差的最小值,不是0.l秒,而大约是0.05秒。
若回声和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秒,则回声将使原声加强,使声音听起来更响亮,但听不到回声.
例: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
已知:v=340m/s t=0.1s
求 :s
解: 由v=s/t得
2s=vt=340m/s× 0.1s=34m
S=34m/2=17m
答:至少要离高墙17米。
外耳包括:
中耳包括:
内耳包括:
耳廓、外耳道
鼓膜、鼓室、听小骨
半规管、前庭、耳蜗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声音经外耳道传入中耳
中耳将声音振动传入内耳耳蜗
听觉细胞将声音振动转换为电信号
信号由神经结构传入大脑
耳朵各个部分的功能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收集声波
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运动将振动传到内耳(把声音放大)
调节鼓室内气压,从而维护正常听力
旋转感觉
位置、速度感觉
有听觉感受器
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
位觉感受器
听觉形成动画
如果你是五官科医生……
病人:我的耳朵听声音听不清楚了……
医生:可能1、
2、
3、
病人:我的孩子耳朵里有虫子等东西进去了……
病人:我游泳的时候,经常耳朵进水……
病人问你如何保护耳朵和听觉,你会告诉他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失聪 ?:听不到声音
传导性耳聋: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潜水过深
神经性耳聋:有关的听神经损伤引起
药物影响等等
一般听觉保护的常识:
洗头及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内,引起耳朵发炎。
不要大力「醒」鼻子。
异物进入耳道时,切勿自行掏挖,以免弄伤耳膜,应尽快求医。
避免长时间收听耳筒收音机或录音机,音量亦应调较至中度或以下。
在噪音环境中,要用手掩着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在医生指导下,才可服用药物,因为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耳鸣或失听。
当发觉耳部不适时,例如痛楚或流脓,应尽快找医生诊治。
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可能……可能……………………
设计实验方案:1、……2、…………
实验检验:
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
两只耳朵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由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传播时间长的声音到达耳时听起来就显得轻一些。耳和脑的共同作用能分辨千分之几的声音大小差异,从而可以判断声音是从什么方位传来的。
听觉方位的测试
动物的听觉
在生物世界里,人耳的灵敏度并不是最高的。
有些动物的听觉器官虽然很小却十分灵敏。比如小小的蚊子,可以察觉到100m以外的另一只蚊子发出的声音。蛇虽然没有外耳和鼓膜,不能听到通过空气振动传来的声音,却能依靠听骨和内耳,感觉到由地面传来的振动。生长在非洲的大耳狐是一种身体小耳朵大的动物。大大的耳朵可以加强它的听觉的灵敏度,使它能分辨非常微弱的声音。
为什么录音机放出的声音不像是自己的?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有趣的情况,就是将自己说的话或唱的歌,录在磁带中,不管这架录音机的质量有多好,但重新播放出来的时候,听起来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好像大大变了调。可奇怪的是,别人听了之后,觉得这就是你发出的声音,与你平时说话唱歌声没什么两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的秘密在于接收声音的通道不同。
谁都知道,人类是通过耳朵来接收外界声音的。但如果是你自己说话,发出的声音除了通过空气振动传入自己的耳朵外,还有另一条很少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