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酯材料抗静电方法
第2l卷第6期
2008.11
聚酯工业
Polyester Industry
V01.2l No.6
Nov.2008
聚酯材料抗静电方法
王青1,王永志2
(1.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安防伪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2.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0090)
摘要:介绍了聚酯材料产生静电的原因和消除的原理。介绍了共聚法、掺人法、外涂法、镀层法、表面接枝处理、表面化学处
理、表面物理处理和层压复合等消除静电方法.以及相关方法的适用特性。并对上述抗静电方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聚酯;抗静电;处理方法
中圈分类号:TQ3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缡号:1008-8261(2008)06-00094)3
自从线型芳香族聚酯问世以来,具有不同化学
结构和性能的聚酯纷纷问世,聚酯材料的使用范围
也越来越广。如大多数塑料材料一样,聚酯材料有
较高的电阻率和电绝缘率。鉴于聚酯材料的适用性
对加工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聚酯材料抗静电
性能研究正是应对这种要求正在广泛进行开发的一
种技术,它对于拓展聚酯材料的使用范围起着重要
的作用,在一些使用条件下是不可或缺的。正因为
如此,相关研究开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1静电产生原因及消除原理
在一定的外因作用下(例如摩擦、外界电场或
电磁场感应等),电子会离开一种材料的表面而积
累在另一种材料表面,致使电子总数与质子总数不
再相等,失去电子的材料带正电,得到电子的材料带
负电,当材料的电阻较高时就会产生静电积累。在
接触、分离和摩擦过程中,电荷是不断地产生又不断
地泄露,因此,实际观察到的静电荷量是2个过程的
动态平衡值。未经抗静电处理的聚酯材料由于静电
的积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各种危害,如吸附微尘、
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和击穿微电子元件等。
大量实验证明:接触或摩擦时产生的电荷量与
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材料对正负电荷相
对亲和力、材料的电阻率和两表面的真正接触面积
等【2】。产生的静电电荷的泄露若用k。表示放电速
率常数,则放电周期可以用下式来表示”1:
d u/dt=蠡。(Uo—U)。
式中:“为t=0时的起始电压;U为经过t时间后
样品上的电压。将上式积分,则可以写成:
“一U=Uoexp(一kot),
或In(Uo—u)=In AU=In Uo—kot。
电荷的失散可以通过测量夹具向大地传导和通
过空气辐射2种方式来实现,并分别以k¨和kda来
表示它们的泄露速率常数,则放电周期可以用下式
表示:
一d U/d t=(kd-1+kd.2)‰。
式中:U一为t=0时的起始电压。将上式积分即可
得:U=‰exp[一(kd.1+kd.2)t],
或In U=In‰一(kd.1+kd.2)t。
从上式可见山u与(‰.,+k”)与t成线性关
系,即若要迅速降低和消除静电产生电压,可以通过
增大(kd.1+kd.2)的值,即增强材料电荷泄露速率常
数来处理。
电荷泄露速率常数的增强可通过增强材料本体
电导的内部改性和增强表面电导的外部处理2种方
法实现。
2消除静电方法
增强聚酯材料本体电导,可通过提高它本身的导
电性(如采用材料共聚法或导电材料掺入法)来实现;
增强聚酯材料表面电导可采用表面处理如外涂法、镀
层法、表面接枝处理、表面化学处理、表面物理处理和
层压复合等消除静电方法来实现。具体采用哪种抗静
电处理方法或方法组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1共聚法
聚酯材料共聚法是用共聚合的方法通过使用可
提高材料结构电导的化合物将聚酯预聚物进行结构
改性制成抗静电聚酯树脂。如采用聚乙二醇
(PEG)、问苯二甲酸双羟二乙酯磺酸钠(SIPE)、无
机盐与对苯二甲酸双羟二乙酯(BHET)共聚的方
收稿日期:2008416—19。
作者简介:王青(1972-),女,北京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防伪标签、证卡基材和射频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工作。
万方数据
10 聚 酯 工 业 第2l卷
法M J。该方法是将BHET与EG,PEG,SIPE、无机盐
等按配比加入反应釜,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预缩聚
和缩聚。通过用不同量的PEG和BHET体系共聚
合得到抗静电聚酯树脂,随PEG质量分数的增加抗
静电性能表现提高;BEHT与SIPE的体系中加入少
量的无机盐可使合成的聚酯树脂的抗静电性能得到
较大的提高,而且具有优良的耐水洗涤性能;采用
PEG,SIPE,BHET和无机盐四元共聚体系合成的聚
酯树脂不但具有比较理想的抗静电性能,而且耐水
洗涤性能和加工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
2.2掺入法
掺入法是将具有导电性能的无机或有机材料与
聚酯树脂熔融混合以达到提高体系电导、消除静电的
目的,相关的无机材料可以是金属及氧化物粉末、炭
黑、导电性纤维、抗静电剂、导电及亲水性高聚物等。
如陈宏军、谢新光、张搜”1用合成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