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一枚金币.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一枚金币

第十单元 金钱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金钱”为主题,编排了3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一枚金币》、《散落的钞票》、《毽子里的铜钱》。三篇主题课文依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不同视角透视金钱的价值,引导同学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会从小认识金钱,懂得正确对待金钱。学习本单元,可让同学明白金钱所包括的文化内涵,懂得要以老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一枚金币 教材简介: 课文记叙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母亲在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直到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学情分析: 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充裕的物质生活,使他们正像文中的儿子一样,看不到父母挣钱的辛苦,不懂得金钱中包含有劳动价值,当然也就不知道珍惜。学习本课,要在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到金钱是辛勤劳动换来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懂得正确对待金钱,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体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3、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课文,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钱能做什么”的课前问题 1.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 2.小结钱的重要性。 二、复习预习课文的方法,预习课文。 1.小组交流。 A 认识多音字: B 指导书写 C 理解生字新词: 辩解、筋疲力尽、懒惰、熊熊大火 2.朗读课文,想一想: A 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B 尝试给课文分段,归纳大意。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学会独立阅读的策略、方法。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自读基础上提出问题,在读文自行解答问题,通过交流,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另外,教材对四年级的学生自学水平通过“金钥匙”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因而在本课质疑环节中,我做了引导,使学生不光会提出自己的问题且能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创设导入 揭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枚金币》,昨天讲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绍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二、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一)学习1-8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老人为什么“再也受不了“?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指导想像儿子懒惰的程度让父亲受不了? 4.读读父亲痛恨的话,再次体会父亲的“受不了” 5.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为什么父亲要这样做? (二)学习9-26段 1.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了父亲与儿子的几次对话? 2.引导质疑; 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第三次为什么会是那样? 3.指导父亲与儿子的三场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 三、深化主题 拓展延伸 1.老人想让儿子明白什么道理? 2.假如你是文中的老人或儿子,你会怎么办? 3.你珍惜压岁钱吗?为什么? 4.你自己曾凭劳动赚过钱吗?这样的钱你珍惜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 分角色朗读。 2. 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第一次 逛 笑 第二次 跑 扔 笑 劳动所得 来之不易 珍惜 第三次 挣 抓 教学反思: (一)培养学生学会独立阅读的策略、方法 在本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自读基础上提出问题,再读文自行解答问题,通过交流,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另外,教材对四年级学生的自学水平通过“金钥匙”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因而在本课质疑环节中,我做了引导,使学生不光会自己提出问题,而且能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   (二)角色互换,体会人物心情   学生在阅读中易形成一种角色认同,我利用这点,让他们进行角色置换:“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这时笑什么?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也用此法,这招很奏效,学生把自己当成儿子,用儿子的口吻,说出了他当时的想法,很好地理解了人物心情。   (三)联系生活学语文,再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   在体会父亲失望痛苦的心情时,还有儿子挣钱的辛苦时,都联系了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而在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