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暈厥的诊断与治疗 指南摘要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 指南摘要
By Duncan Deng
晕厥(syncope)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既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典型的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秒。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汗、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此期称为前驱期。发作之后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之为恢复期。因此,晕厥的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晕厥通常不会产生逆行性遗忘,且定向力和正确行为常迅速恢复。晕厥应与癫痫发作、睡眠障碍、意外事故、精神病等真正的引起意识丧失的疾病相鉴别。 意识丧失 = 晕厥
1.神经介导性晕厥综合征 1 血管迷走性晕厥 2 颈动脉窦性晕厥 3 咳嗽性晕厥及其相关的疾病 4 胃肠道、盆腔、排尿相关性晕厥 2.直立体位、自主神经异常及药物诱导的晕厥
将晕厥病因按临床发病频率的高低排列如下:
晕
厥
病
因
的
分
类
1 特发性体位性晕厥 2 Shy-Drager综合征(又称多系统萎缩)3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4 药物诱导的体位性晕厥 3.原发性心律失常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快综合征)2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 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 4 心脏植入仪器(起搏器、ICD)功能异常
5. 脑血管、精神病及神经病性晕厥 1 血管盗血综合征 2 癫痫发作 3 惊吓 4 歇斯底里
6. 类似晕厥的各种情况 1 过度换气 2 低血糖 3 低血容量(如阿狄森氏病、嗜铬细胞瘤) 4 低氧血症
4. 器质性心血管和心肺疾病 1 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 2 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缺血 3 梗阻性心肌病 4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5 心包病变和心包填塞 6 肺栓塞 7 肺动脉高压 8 法乐氏四联症
晕厥导致意识丧失的病因分类
发病率及发病频率
暈厥是各年龄层的常見病(发病频率)
--18岁前有15%--17-26岁的军人有25%--17-46岁的飞行員有20%--40-59岁的男性在10年间有16%--40-59岁的女性在10年间有19%--70岁以上的老人在10年间有23%
在年龄70岁的人群中平均发病率
=6%每年
预后
预后(I)
1980年晕厥死亡率的研究(一年內) The Framingham study
心源性 非心源性 不明原因 死亡率 18-33% 0-12% 6% 猝死率 24% 3-4%
器质性心脏病是猝死及所有死亡率的最主要原因
预后(II)
已证实预后良好的有:
-年轻(45 y/o)无心疾且 心电图正常-神经反射性晕厥:死亡率几乎为0%,且无任何猝死的病例报告-立姿性低压:死亡率与引起的原因有密切关系 (低血容,药物,自主神经病变)-不明原因的晕厥
危险性因素
危险性有四項決定因素:-年龄=45-心力衰竭病史-室性心律失常病史-心电图异常(NSSTTC除外)
一年內心律失常或死亡的几率-无任何危险因素: 4-7%-或=3个危险因素: 58-80%
确认心源性晕厥的重要性在目前多数的心律失常及心脏病皆可有效救治治療
晕厥流行病学与医学经济学
向晕厥说不:美敦力与您
携手努力!
流 行 病 学
在美国每年有500,000新发病人 5
170,000病人在一年内反复发作 6
70,000 有非经常性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晕厥1-4
1 Kapoor W, Med. 1990;69:160-175.
2 Silverstein M, et al. JAMA. 1982;248:1185-1189.
3 Martin G, et al. Ann Emerg. Med. 1984;12:499-504.
4 Kapoor W, et al. N Eng J Med. 1983;309:197-204.
5 National Disease and Therapeutic Index, IMS America, Syncope and Collapse #780.2; Jan 1997-Dec 1997.
6 Kapoor W, et al. Am J Med. 1987;83:700-708.
晕厥病人的生活质量评价
不安/忧虑
严重影响
日常生活
限制驾驶
影响就业
1Linzer, J Clin Epidemiol, 1991.
2Linze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