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思维与能力培养数学思维与能力培养
“数学思维与能力培养”专题文献目录
姓名:莫冬丽 学号:105105101011 班级:10数学本二
1、郑毓信,《数学思维研究的现状》,数学教学通讯,2000年第7期
2、王国军,《对数学及其功能的再认识》,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4期
3、郑毓信,《“(数学)教室文化”:数学教育的微观文化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0年1期
4、薛茂芳,《数学观点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教育研究,1994年7期
5、任樟辉,《数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6、刘云章、赵雄辉,《数学解题思维策略——波利亚著作选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
7、刘忠智,《数学中的思维方法》,四川科技出版社,1986年
8、王屏山、傅学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
9、王健吾,《数学思维方法引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10、罗增儒,《例说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
11、连春兴,《高一学生数学思维缺陷及矫正》,数学通报,2002年第3期
12、邓万平,《例说几种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重庆版),2000年第7版
13、禹克隆,《谈数学教学中“联想”思维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9期
14、王健,《浅谈通过题目评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数学教学通讯,2000年第6期
15、彭祥彬,《浅谈展示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通讯,2002年第9期
16、王惠清,《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三部曲”》,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年第9期
17、陈定尧,《注重例习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通讯,2000年第8期
18、刘邦耀,《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0年第8期
19、成喜明,《直觉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0年第10期
20、刘京莉,《在数学课中培养创新意识》,数学教学通讯,2000年第3期
21、 张荣煌,《谈绝对值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0年第10期
22、张信联,《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数学教学通讯,2000年第3期
23、沈群,《重视数学非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0年第3期
24、王孝德,《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浅谈》,数学教学通讯,2000年第11期
25、杨金成,《解题中的几种思维意识》,中学数学研究,2002年第2期
26、张继忠,《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27、梅里尔·哈明著,罗德译,《数学的革命》,2002年3月
28、王跃华、杨晶为伟,《谈中学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月
29、邵志芳,《思维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0、赵汪,《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教学点滴》,中学数学,1999年
31、前苏联刻录捷斯基,《中小学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
32、S Leigh Natar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ometry Curricula , The Mathematics Teacher , 2003(7)
33、 周丹,王占芳,《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探索,2006年第2期
34、 梁翠梅,《浅谈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16卷第1期
35、 龙敏信,《数学思维的特点》,数学教育学报,1992年第1期
36、 丁燕芬,《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存在问题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4期
37、 李建平,《数学教学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2008年第9期
38、 杨光伟,江建国,《美国学科能力表标准对数学探究学习的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5期
39、 李玉龙,朱维宗,《小学初步空间观及其培养》,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第10期
40、 桂德怀,《澳大利亚数学课课程目标:关键能力与就业技能的培养》,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4期
41、 徐一冰,《中职数学课程如何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32期
42、 黎秋玲,《新课程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刍议》,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14期
43、 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4、 郭思乐,谢瑶妮,《论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的作用》,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8期
45、 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46、 钱佩玲、邵光华,《数学思维方法与中学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7、 李莉,《数学思维的特点》,数学教育学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