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第七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法规汇编
第七章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法规
本章教学目标
1.熟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
2.了解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法规要求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筑施工企业及有关单位对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监督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保证建筑工程安全和建筑职工的人身安全。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包括纵向、横向和施工现场三个方面的管理。纵向方面的管理主要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行业监督管理。横向方面的管理主要是指建筑生产有关各方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等的安全责任和义务。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和集中体现。
123
建筑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而且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近年来每年的施工死亡率为万分之三左右,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特别是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经常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据统计,2000年全国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846起,死亡987人,重伤296人;2001年发生1004起,死亡1045人,重伤296人;2002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仍居高不下,发生1208起,死亡1292人,比2001年分别上升20.32%和23.64%。由此可见,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为了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建筑业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职工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主要有:
1980年国家建工总局颁发的《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982年8月颁发的《关于加强集体所有制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暂行规定》;
1983午5月颁发的《国营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条例》;
1989年9月,建设部颁布的《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1991年7月,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特别是,全国人大于1997年11月1日和2002年6月29日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两部法律;针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具体情况,根据这两部法律,国务院于2003年11月24日又专门发布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本章将从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和原则,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体系,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建筑工程重大事故的处理这五个方面对建筑安全生产法规加以阐述。
第一节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和原则
一、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建筑法》第三十六条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我国多年来安全生产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还反映了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服从安全,消灭隐患,保证建设工程在安全的条件下生产。
预防为主则体现在事先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通过信息收集,归类分析,制定预案,控制防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了国家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体现了国家对保护劳动者权利、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高度重视。
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原则虽然在《建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其具体条文中已经包含。在我国长期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形成的、国务院有关规定中明确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原则主要是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是指安全寓于生产之中,把安全和生产统一起来。
2.谁主管谁负责是指主管建筑生产的单位和人虽应对建筑生产的安全负责。
这两项原则是建筑安全生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建筑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 建筑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有多种形式,可以事前监督,也可以事后监督;可以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监督,也可以主要运用法律、经济手段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8.27
《建筑法》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管理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