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6.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6.2 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图
6.3 IT图与CT图的比较和应用
过冷奥氏体:在临界点以下存在且不稳定的将要发
生转变的奥氏体。
等温冷却----TTT或IT图
连续冷却----CCT或CT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IT)
也称TTT曲线(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
因形状如字母“C”,故称C曲线。 主要反映了过冷奥氏
体等温转变的规律,主要用于研究相变机理、组织形态
等。在一般热处理生产中多为连续冷却,故难直接应用
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图(CT)
CT图也称 CCT图(连续转变图,Continuous-
Cooling-Fransformation),能比较接近实际热处理
冷却条件,应用更方便有效。
IT图和CT图全面反映了过冷奥氏体转变与等温温
度、时间或者与冷却速度之间的关系。可见,IT图
和CT图对热处理生产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IT图)
6.1.1 IT图的建立
常用的方法有:
1. 金相硬度法
2. 膨胀法
3. 磁性法
4. 电阻法
5. 热分析法
6.1.1 IT图的建立
1. 金相硬度法
最基本直观和精确的方法,也是常用方法之一。在等
温过程中未转变的奥氏体在淬火时转变为马氏体,等温
转变的产物则分布其中,金相观察时即可识别。
要求:
试样: φ10~15mm,厚1.0~1.5mm,具有相同的原始组
织(可通过退火或正火获得)。
奥氏体化:所有试样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奥氏体化,
要求奥氏体的化学成分均匀一致。
6.1.1 IT图的建立
1. 金相硬度法
步骤:
① 将一组试样(5~10个)加热奥氏体化。
② 迅速转入Ac1以下某一温度(如650℃)等温浴炉中,
分别停留不同时间(如t1、t2、t3…),随即迅速淬入
盐水中;
③ 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分解产物和转变量,确定转变开
始时间(1~2%)和转变终了时间(98%),绘出T1下以
奥氏体转变量—时间为坐标的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6.1.1 IT图的建立
1. 金相硬度法
6.1.1 IT图的建立
1. 金相硬度法
步骤:
④ 用同样方法,将第二组试样在另一温度下等温(如
600℃),绘出该等温温度下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
曲线。以此类推,获取不同等温温度下过冷奥氏体等温
转变动力学曲线。
⑤ 将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开始时间和终了时间绘制在
温度—时间半对数坐标系中。并将不同温度下的转变开
始点和转变终了点分别连接成曲线,则可得过冷奥氏体
等温转变图。
优缺点----直观、结果不连续、费时。
6.1.1 IT图的建立
2.膨胀法:利用钢在相变时发生的比容变化。
AFPBM
优点—测量时间短,需要试样少;
缺点—拐点的确定。
3.磁性法:利用奥氏体为顺磁性,其转变产物F、B、
M为铁磁性的特点。
优点—试样少、测试时间短和易确定各转变产物达
到一定百分数所需时间。
缺点—无法测出过共析钢的先共析产物的析出线、
亚共析钢珠光体转变的开始线。Why?
6.1.1 IT图的建立
4.热分析法:利用钢相变时的热效应。
优点—适用于潜热大、转变速率快的过程,如熔化、
凝固。
缺点—不适用潜热小、转变速率慢的过程,如大部
分扩散型固态相变。
5.电阻法:利用相变时电阻值的变化。
缺点—精度不高
IT图分析:
ABCD线:不同温度下的转变
开始时间;
EFGH线:转变量为50%时所
需的时间;
JK、LM线:转变终了时间
转变开始线ABCD以左部分
为过冷奥氏体区,转变终了线
JK、LM以右区域为P或B区,
两条线之间为转变过渡区
(A+P或A+B),水平线MS为
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以下
图6-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
为马氏体区。 (a) 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b)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由两个“C”形曲线组成
的,第一个“C”形曲线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4.XX银行_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中断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 VIP
- 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PPT: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附文稿).pptx VIP
- 绍兴续志1994—2005湖塘街道资料长篇.doc
- 快乐汉语第一册第二课.pptx VIP
- ISO8502-3喷砂后钢板表面灰尘清洁度标准.pdf
- 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9AReading &Task中文翻译口语材料.docx VIP
-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个别差异.pptx VIP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自主综合测试 (基础卷)(含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题(Starter Units 1-Units4)(含答案).docx VIP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招聘条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