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2013-1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第 PAGE 8 页 共 NUMPAGES 8 页
PAGE
PAGE 8
2012-2013-1八年级(上)期末模拟试卷
物 理
注意事项: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热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伺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向题 B.猜想假设 巴分析论证 D.进行实验
2.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速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小
3.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以下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健康成人的体温 B.南京市炎热的夏季的平均气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4.下列现象都是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吸热的是
A.初春积雪熔化 B.初夏清晨雾的形成
C深秋清晨露水的形成 D.初冬清晨霜的形成
5.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
6.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7..如图所示的四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光从水进入空气的是
8.2009年7月22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罕见的日全食。发生日食时虽然阳光的强度有所减弱,但是,如果观察方法不当很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有科学家建议,可以采用小孔成像的方法来观看。某同学在一张硬纸板上钻了一个方形的小孔,当天空的太阳呈现出如图所示的形状时,他在纸板下面的白纸上将会看到的太阳的像是
9.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生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近视人群的急剧低龄化和扩大的趋势,令教育和医务工作者倍感担忧.如图所示表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远视眼或近视眼折射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和对它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对近视眼进行矫正的是
A.(2)(4) B.(3)(4) C.(2)(1) D.(3)(1)
10.小平用望远镜看到远处有一学生在击鼓,击鼓节奏每秒一次.在他看到学生最后一次击鼓的同时听到了鼓声,随后又听到两次鼓声.测得小平与该学生间距离为700m,则测得声速约
A.700m/s B.350m/s C.1400m/s D.233m/s
11.:在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小华拿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小华为了找到焦点的位置,测量出此时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一定大于10cm B.可能等于10cm
C.一定小于l0cm D.可能小于l0cm、也可能大于10cm
12.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所通过的路程是乙的2倍,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与乙速度之比是
A.1:2 B.1:3 C.3:1 D.3:4
13.冬天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C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14.某课外小组进行自制玩具赛车20m跑比赛,甲、乙、丙、丁四辆赛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假设它们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结果最先到达终点的是丙车,最后到达终点的是丁车.若甲、乙两车的路程和时间的s一t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丙、丁两车的s一t图象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在Ⅲ区域,丁在I区域
B.丙在I区域,丁在Ⅲ区域
C.丙在Ⅱ区域,丁在Ⅲ区域
D.丙在Ⅱ区域,丁在I区域
15.火车站并;列停靠两列火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有下列几种判断:(1)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来位置,(2)甲车静止不动,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最新第1单元)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答案.doc
- (53份)英语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测试.doc
- 学易•睿芽2016年高三联考压轴卷(三)理科综合解析.doc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检测卷[1]2.doc
-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试卷.doc
- (六年级语文)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二.doc
- (学生用)苏教版必修一第1、二专题测试题.doc
- (广西)会计基础1-答案解析.doc
- 江苏省泰州市2007~2008学届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语文).doc
- (改后)民事诉讼法及解释中关于管辖的问题汇总—副本.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选修).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2012-2013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语文)高考作文常用名言集锦.doc
- 12分析化学第12章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方法.doc
-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二中2011-2012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过关练习历史试题.doc
- (语文阅读答题方法).doc
- 江苏省淮阴师院附属中学2012-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江苏省田家炳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12月综合练习(数学).doc
- 江苏省白蒲中学2006—2007学届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数学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2-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