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京建施[2003]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北京市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法规, 结合本市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凡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市政等施工作业的施工现场,均应执行本标准。
第二章 基槽、坑、沟及大孔径桩、扩底桩的防护
第三条 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米,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
第四条 槽、坑、沟边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槽、坑、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 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必须在边沿处设立两道护身栏杆,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第五条 基础施工前应具备完整的设计文件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对现场和邻近区域内的地表排水系统、地下管网分布及邻近建筑物进行调查,应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周边环境确定支护方案。基坑深度超过5米必须编制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和部门审批后实施。
第六条 基坑周边应设置不低于15厘米高防水埝和排水沟。开挖深度超过2米,应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技术规范》(JGJ80-91),在基坑临边处用直径48毫米脚手管设立临边防护栏杆,密目网封闭。除设置安全标志警示牌外,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第七条 基坑内必须为作业人员设置上下专用坡道或爬梯(马道),爬梯(马道)两侧应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第八条 大孔径桩及扩底桩施工,必须严格执行 DBJ01-502-99《北京地区大直径灌注桩规程》,从事大孔径桩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二级以上资质。
第九条 挖大孔径桩应在开工前编制施工方案(包括季节性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企业法人代表、上级主管技术安全的负责人签字批准。挖大孔径桩及扩底桩施工前,必须制定防坠人落物、防坍塌、防人员窒息等安全防护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施工前应做好场地平整工作,保证道路畅通、排水良好,施工时使用的临时设备
(灭火及照明器材、急救用品、专用爬梯、安全绳、安全帽、安全带、提土工具、孔口盖板等)必须在施工前准备就绪。
第十条 进场施工前,应由施工管理、生产技术、安全、电气等负责人成立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不得少于3人, 检查现场是否达到七通一平,发现涉及施工作业安全问题时,应及时与建设单位协商解决,不具备施工条件时,不得进场施工。
第十一条 挖大孔径桩必须采用混凝土护壁,其基础护壁应根据土质情况做成沿口护圈,强度达5兆帕,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大孔径桩施工的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或工长应负责孔壁稳定性和混凝土强度的鉴定工作,达到规定强度和养护时间后,方可通知班组拆模施工和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孔下作业人员连续作业不得超过2小时;所 有电气设备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下孔作业前应打开孔口盖板,排除孔内有害气体,并向孔内输送新鲜空气和氧气。
第十二条 挖扩孔桩施工必须建立专业队伍,登记注册,经技术与安全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三条 降排水(井点)工程的井口必须设牢固定型的金属围栏和警示标志。
第十四条 深井或地下管道施工及防水作业区,应采取有效的通风等防范措施。
第十五条 模板工程施工的设计和材质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制定方案,技术部门要会同有关工程、安全部门会签审批。
第十六条 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有设计计算书,结合施工工艺和季节施工的特点(冬季保温措施等) 制定安全和防火措施。
第十七条 模板安装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程序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第十八条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有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
第十九条 模板上物料及设备应分散合理设置,不得造成荷载集中。
第二十条 模板停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各种模板应分门别类,存(堆)放整齐,并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大模板应存放在专门设计的插放架内。
第二十一条 模板拆除应按区域逐块进行,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 悬空作业处,应有可靠的作业面,支拆 3米以上高度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工作台;高度不足3米的,可采用移动式高凳等措施,不准站在拉杆、支撑杆等物件和在梁底模上行走操作。
第二十三条 高处、复杂的结构模板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第二十四条 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物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避免操作人员因疏忽扶空、踏空而发生坠落事故。
第二十五条 混凝土墙体,平面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设计某厂职工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总结.ppt
- 十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技术总结.ppt
- 收发电子邮件技术总结.ppt
- 图文转换讲稿技术总结.ppt
- 完整版_2.9汽车发动机氧传感器技术总结.ppt
- 五定时计数器技术总结.ppt
- --系统布置设计(SLP)及分享技术总结.ppt
- 小结f技术总结.ppt
- 小猫钓鱼技术总结.ppt
- 新高规技术总结.ppt
- 数字时代证据链安全守护: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电子证据存证中的应用研究.docx
- 美容美发行业服务创新对顾客购买决策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高端母婴产品市场品牌合作模式创新与共赢策略报告.docx
- 初中生物实践古法造纸中植物纤维的微观观察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数字经济模式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匹配度分析.docx
- 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与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资金申请报告:2025年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docx
- 城市智能交通:2025年车辆检测技术市场分析报告.docx
- 针对2025年矿山开采项目的社区和谐与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快消品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