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15页
砌体施工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准备
三、施工工艺
四、质量要求
五、环境、成品保护措施
六、安全措施
七、冬季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占地12327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0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单体工程43栋;其中3层:1#-29#,26层:30#-33#,16层:34#-38#,27层:39#-43#;3个地下车库,一个幼儿园以及配电房、垃圾房等相关附属设施
2、砌筑材料:
地下室及地下室外墙为200厚小型空芯砌块
地下室内墙采用混凝土小型空芯砌块
地下厨房及卫生间采用实芯砌块,强度为MU10
其余内墙采用NALC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不低于3.0MPA
3、砂浆强度
±0.00以下用M10水泥砂浆 ±0.00以上7.5砂浆
二、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结构施工完成,楼层清理完成,室内标高控制500mm线已抄测完成,墙体控制线已放出。施工材料已进??,具备相应证明文件,并经过复试合格
2、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已进场,并经过进场安全教育及专项安全交底。
3、施工机具:灰铲、瓦刀、托线板、线坠、卷尺、皮数杆、水桶、砖夹子、 手推车、灰桶、水平尺、靠尺、射钉、磨砂板、锯齿板等
三、施工工艺
1、施工流程:
2、施工要求:
2.1、基层清理:根据图纸,清理需要砌筑的位置。要求清除表面浮灰,铲除浮浆。
2.2、放样:根据图纸及轴线,弹出墙体宽度及门洞口位置线。
2.3、排砖垒底:在所要砌筑的位置提前浇水润湿,根据墨线位置,第一皮砖从转角、门边或端部开始进行排砖。通过柱子之间的建筑500线在第一皮砖找平。
3、墙体砌筑:
3.1、砌筑方式:砖墙240墙采用梅花丁砌法,120墙采用全顺砌法。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砂加气砌块墙采用全顺砌法。
3.2、砌筑砂浆:承重墙采用Mb10混合砂浆、非承重墙采用Mb5混合砂浆、电梯井、楼梯间、设备机房内墙部分采用M7.5水泥砂浆、砂加气砌块采用专用粘结剂。
3.3、水泥: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3.4、砂:采用中砂,含泥量≤5%
4、砌筑用砖:电梯井、楼梯间、设备机房采用KP1型多孔砖,尺寸:240*115*90(19孔),地下室采用200、250、300砂加气砌块,尺寸:100(200)×200(250、300)×600。多孔砖要求提前一天浇水润湿,砌筑前砖含水率保证在10~15%之间。
5、砌筑工艺:
5.1、砖墙外墙严格按照梅花丁砌筑,上下皮灰缝错开1/4砖长,内墙严格按照全顺砌法,保证灰缝横平竖直,无游丁走缝现象。砂加气砌块墙严格采用全顺法砌筑,保证灰缝横平竖直,灰缝匀称,其宽度控制为3mm,下部导墙地下三层高度为400mm高,其余楼层为200mm高,顶部塞缝高度控制在3-4cm以内,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塞缝,塞缝时间应待下部墙体完成15天后进行。
5.2、多孔砖墙一次铺浆的长度不超过750mm,温度高于30度时,一次铺浆的长度不超过500mm,砂加气砌块墙一次铺浆的长度不超过1500mm。铺浆后应立即放置砖块,如砌筑后需移动砖块或砖块松动,均需铲除原有砂浆重新砌筑。
5.3、砌筑墙角处应咬槎砌筑,纵横交接处未咬槎时应设拉结措施。
5.4、砌筑墙端时,砖块必须与框架柱面留10mm空隙,砂加气砌块采用专用拉结件与墙端混凝土结构用射钉连接。
5.5、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米,雨天施工日砌高度不宜超过1.2米,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均匀密实。砂浆饱满度:水平缝不低于80%,竖直缝采用加浆填灌法,保证砂浆饱满。边砌边勾缝,不得出现暗缝、透亮缝。
5.6、砖墙灰缝厚度应均匀,水平灰缝,垂直灰缝均为10mm,加气混凝土块墙竖缝宜为20mm,水平缝宜为15mm,误差一般应控制在±2mm。砂加气砌块竖缝、水平缝为3mm,砌筑时,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
6、拉结筋留设:
拉结筋为2φ6@500,端部设180度弯勾,弯勾长度10d,伸出柱边(构造柱边)1000mm,结构柱处采用建筑植筋胶嵌固,嵌固深度为80mm。
7、构造柱、圈梁门过梁留设及构造:
7.1、构造柱留设原则:隔墙处在悬挑构件端部的墙端;隔墙转弯拐角处;隔墙中门、窗洞口的两侧;长度大于5米的隔墙中部且其构造柱间距应满足不大于5米,构造柱应和高度大于4米的隔墙中部或其门、窗洞口的顶部应设拉结圈梁形成整体。构造柱截面为240×墙厚,纵筋4φ12,箍筋为φ6@200,上下500高箍筋加密,构造柱下部钢筋植筋与下部结构连接,上部钢筋采用植筋胶嵌固(10d)。
7.2、圈梁、过梁留置原则:当砌体填充墙净高大于4米时中间应设置圈梁,圈梁为200×150,配筋为410,箍筋φ6@200。墙体高度≥6米时应设圈梁将墙体沿高度等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