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西省红色七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VIP

精品解析:江西省红色七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莲花中学、南城一中、瑞金一中、遂川中学、任弼时中学、分宜中学、会昌中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所以春秋时期不可能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士大夫从商受到斥责,直接反映出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与题意“从侧面反映”不符合,故B项错误;鲁国大夫从商受到斥责,与儒家反对商业活动无关,故C项错误;尽管商业环境不佳,但仍然吸引士大夫从商,新兴商人日益活跃,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春秋时期新兴商人活跃 2.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555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景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 A.古欧洲内需 B.中国的强盛 C.中间商牟利 D.张骞通西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可知,中国的丝绸在罗马有市场,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古欧洲内部需要。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的发展 3.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B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C.士人官僚的“规谏” D.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儒生群体进入政权、士人官僚的“规谏、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而只是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造成的,即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造成的。所以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4.有学者认为:从政治体制演变看,宋代是从“皇权—吏员”体制向“皇权—士大夫”体制转型的时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取士的发展完善 B.重文轻武观念的影响 C.义理之学思想的浸染 D.官僚体制的日益完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战国时代以法家学说为理论指导的各国变法运动,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一个训练有素、专事社会管理的职业官吏群体 —— 文吏。随着儒学地位的提高,士与官僚真正合流 。宋代初期文官地位提高主要依靠皇帝重用文官,士与官僚合流的根本动力是科举制的完善,使其成为做官的唯一途径。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5.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这四根“支柱”对于中央集权的作用不包括 ( ) A.郡县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B.尊儒制度:使儒家思想上升为官方哲学 C.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D.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保证中央财政收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尊儒制度,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的统一,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B项尊儒制度:使儒家思想上升为官方哲学并没有正确表述出尊儒制度对于中央集权的作用。所以本题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尊儒的作用 6.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汴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有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记载,当时汴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史料可以推断出( ) A.北宋的餐饮行业受政府的有效管理 B.专卖制度是北宋政府的增收途径 C.脚店的规模和经营水平都不及正店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