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
;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传统的居住类型;木桩;传统的居住类型; 陕北窑洞;传统的居住类型;传统的居住类型;帐篷型;居住形式的发展
;1、居民点的形成
固定居民点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的产物。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最早的居民点半坡村的遗址。
;我国古代原始居民点布置特点:
位置:较高的向阳山坡上,靠近河流
规模:成群密集的房屋,居住形式多以穴居为主
分区:有一定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墓区、生产防御区和种植区;世界上最早的固定居民点
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
;2、城市的形成
《易经》: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居民点分化——城市 (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
城市出现的时期: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
5000年以前,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条河流(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就已经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城市。;二、城市的定义 ;综合而言: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聚集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 ;我国城市的设置标准
设立建制镇标准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20000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0000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城市人口规模分类
特大城市:人口在100万人以上(包含100万人)的城市
大城市: 人口在50万人以上(包含50人),不足100万人的城市。
中等城市:人口在20万人以上(包含20万人),不足50万人的城市。
小城市: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城市。
;一、古代的城市发展
(一)城市与防御要求;古巴比伦市中心平面图;(二)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商人、手工业者、
小官吏;曹魏都城邺城;隋唐长安;(三)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四)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二、近代的城市发展
工业发展与人口聚集
;;二、近代的城市发展
工业发展与人口聚集
城市布局的变化
城市与环境
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住房、交通等问题)
;三、二战后的城市发展
集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分散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城市中心的“郊迁”和老城市中心的“复苏 ”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2、量度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化水平定义为: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城市化水平也称为城市化率。
相应的计算公式为:
PU = U/P
式中 PU——城市化水平 U——城市人口 P——总人口
城市人口的统计:按常驻人口计算。;城市化单一指标有:
城市化水平
城市数量
城镇密度和城镇规模
大城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比重
土地指标
产业指标;二、城市化进程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进程区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城市化Ⅰ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
城市化Ⅱ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呈正比
(4)城市化水平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成果;各学科对城市化进程关注的内容不同
人口学关注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社会学关注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变迁;
经济学关注产业发展、产业转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地理学关注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和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变迁。;城市规划学科眼中的城市化过程
城市化的过程:
产业革命出现将大量工人集中在一起进入工厂,工厂附近形成生活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施集中村镇,村镇逐渐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ppt
- 2019年7月安徽省砀山县事业单位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2024.pptx
- 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doc
- 小学家长会英语老师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红楼梦》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赏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pdf VIP
- 春季学期《工业控制网络》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