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PAGE 12页(共8页)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
本试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上。用2B铅笔将有关信息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多项选择题如无法填涂,则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忌惮/禅让 濡染/孺子 恓惶/辉煌 夙愿/星宿
B.纤腰/纤夫 媛女/暧昧 呜咽/咽喉 伶俜/聘请
C.踟蹰/蜘蛛 鞭笞/苔藓 愀然/揪住 陨落/殒命
D.河畔/期盼 寒暄/煊赫 监禁/鉴赏 沮丧/阻击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佛山南海传来耸人听闻的消息:一红十字会医院将早产男婴错当死亡女婴丢进厕所。虽然该医院许多医生对此三缄其口,但是,社会上早已沸沸扬扬,玩忽职守的当班医护人员受到人们的一致谴责。
A.耸人听闻 B. 三缄其口 C. 沸沸扬扬 D. 玩忽职守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现实生活中的确发生过公民因为救人而惹上麻烦的事,比如被诬赖为肇事者,或是因为救助不当,扩大了损害,使许多人在伸出援手之前有了顾虑。
B. 对于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见死不救的行为,我们可以谴责他们道德缺失,但不能说他们是“犯了罪”,因为法律并没有规定他们有必须救人的义务。
C.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社会的反思,广东省各界开展了“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的大讨论。
D.社会各界给小悦悦捐赠善款,却没能挽救她的生命,小悦悦死后不久,她的父亲就频繁接到求助短信,质问善款去向。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 。 。 。“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和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睦相处,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
①不仅如此,还应当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进而达到内心的和谐。
②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
③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都是人类生存的伙伴。
④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
⑤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但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夺者。
A. ③④⑤①② B. ②④③⑤①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②④⑤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悬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晏子闻之,令内之。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悬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辜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今君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