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
道德的形上学与“后形而上学时代”?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项目“牟宗三哲学研究”(编号06JA720007)的阶段性成果。
——牟宗三对传统形而上学困境的化解与超越
程志华
(河北 保定 河北大学哲学系 071002)
通常来讲,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含义起源于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年),他将与辩证法相对的“知性思维”叫做“形而上学”。他说:“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东西,而是看做静止的东西;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做活的东西,而是看做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恩??斯选集》第三卷,第60-61页)后来,列宁(Vladimir Ilich Lenin, 1870-1924年)、毛泽东(1893-1976年)也相继沿用了这个用法。另一种是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最初的含义,故也是它的本义;它是指关于“存在”的学问,是指关于“存在之存在”的研究。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家普遍认为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它所关注的是诸如前提、第一原因以及真实存在等问题。此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目标是为所有其他学科寻求统一的最终解释基础。在此,我们在第二义即其本义上来使用形而上学这一概念。
一
在人类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的始祖泰勒斯(Thales,鼎盛期约在公元前585-584年)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他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其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另一方面,万物的种子都具有潮湿的本性。之后,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期约在公元前523年)、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期约在公元前500年)、德谟克里特(Democritus,鼎盛期约在公元前420年)都对宇宙的本原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不过,这些探讨都是在“经验模拟”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所谓的本原多停留在具体的可感事物上。与之不同的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公元前五世纪)认为,“存在”(being)是宇宙的本体和实在,而千变万化的世界只是“无”或“不存在”。在巴门尼德,“存在”具有如下特性:其一,永恒性。“存在”是自生的而不是生成的,是不生不灭和无始无终的。其二,连续性。“存在”是“连续的一”(北京大学哲学系,上卷,第32页),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就是其体现。他说:“存在者也是不可分的,因为它全部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地方比另一个地方多些,妨碍它的连续,也没有哪里少些。因此它是整个连续的;因为存在者是与存在者连接的。”(同上,第33页)其三,完满性。按照当时希腊人的观念,杂多和变化都是不完满的,只有不动的“一”才是完满的,而“存在”就是这完满的“一”。历史地看,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开启了人类的形而上学思考。尽管“形而上学”作为一个概念此时还没有出现,但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学问自此形成了。
在巴门尼德之后,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学问不断地发展着。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沿着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年)寻求普遍定义和绝对本质的思路前行,建立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所以他的哲学又称为“理念论”。所谓“理念”,是指超越于个别事物并且作为其存在根据的存在。在柏拉图,“理念”具有多重含义:其一,理念是事物的共相,即,理念是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二,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即,个别事物由于“分有”了理念才成为这一事物。因此,离开了理念,也就没有个别事物的存在。其三,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即,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因为摹仿了这完满的理念才成为事物。其四,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即,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而这本质和完满的存在就是理念。(参见同上,第72-74页)此外,柏拉图还认为,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则是理念世界;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则是可知世界。(参见同上,第92页)
在继承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使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学问取得了较大发展。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由于偶性的存在”和“由于自身的存在”。所谓“由于偶性的存在”,是指偶然而不是必然地属于某一事物的某种属性;所谓“由于自身的存在”,则是指在本性上必然地属于主体自身的存在。(参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章电力负荷的计算综述.ppt
- 第5章汇率决定理论(上)讲义综述.pptx
- 第2章电力负荷综述.ppt
- 物质鉴别、推断、除杂专题分解.doc
- 第5章会议组织与服务(第3版)综述.ppt
- 导游职业的酸甜苦辣职业介绍综述.ppt
- 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实务》历年真题汇总综述.doc
- 无线方案终稿(CDMA)分解.doc
- 第5章-活塞式压缩机惯性力平衡2综述.ppt
- 物质结构第1课分解.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