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浮游动物的定量测定 ;计数
浮游动物的计数,用计数框进行。
原生动物计数时,先将浓缩水样充分摇匀后,用吸管吸出0.1ml样品,置于0.1ml计数框内,盖上盖玻片,在100~400倍显微镜下进行全片计数。
轮虫和无节幼虫计数时,取摇匀的浓缩样品1ml,放入1ml计数框内,全片计数。
每个样品计数2片,求出平均值,再依公式换算成每升水中的数量。; 枝角类和桡足类计数时,可将浓缩样品摇匀,用粗吸管吸5ml样品,置于5ml计数框内,在低倍显微镜(或实体解剖镜)下进行全片计数。
如果水样中甲壳类标本量很少,则可将全部样品浓缩为5ml,用5ml计数框全部计数。; 每升水样内浮游动物总数等于各类群个体数之和。每种类群浮游动物个体数Ni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Ni—每升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C—计数所得个体数,V1 —浓缩样品体积(ml),V2 —计数体积(ml),V3 —采样量体积数(L)。;注意事项
1.甲壳动物计数时,如果在样品中有过多的藻类,则可加伊红(Eosin-Y)染色。
2.无节幼体(桡足类的幼体)一般很小,可与枝角类和桡足类一样全部计数(或稀释后取样计数),也可在1L沉淀样品中,用与轮虫相同的方法进行计数。;生物量测定
目前,测定浮游动物生物量主要有体积法、排水容积法和直接称重法。
用实验测动物体积,再求得其生物量。这种方法是准确而科学的,因浮游动物因季节不同和地域的差别,则体积也不尽相同。
但条件不具备时,可依据资料求得:即将每种浮游动物定量计数的个体数量与该种的平均湿重相乘即可得其生物量。再将各类动物的生物量相加,即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生物量测定(体积法)
把生物体视为一个近似几何图形,按求积公式获得生物体积,假定密度为1,就可求得体重。
(1)原生动物体积近似计算公式:
V = 0.52×a×b2
式中,V —原生动物的体积(μm3),a —体长(μm),b —体宽(μm)。
(2)轮虫体积近似计算公式:
V = 0.125×a3
式中, V —轮虫的体积(μm3),a —体长(μm)。 ;显微镜测微技术(体长测定)
微生物的大小通常用测微计来测量,测微计分别有接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两部分。接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在中央有一带刻度的尺,等份成50或100小格,而每一格的大小是相对的,在同一接目镜下,它是随不同放大率的物镜而改变其相对比例;镜台测微尺为一块载玻片,上面胶有一圆形玻片,其中央部分有精确的刻度尺,刻度尺的长度是已知的,长度为1mm等份为100小格,每小格间的距离为0.01mm,即10微米。因为镜台测微尺是放置在载物台上,所以它每格的长度就是测量时的实际长度。
在使用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来校正目镜测微尺,以求出在某一放大率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然后将镜台测微尺换上标本,在相同放大率下测出标本上微生物占目镜测微尺几格,就可算出微生物的大小。 ;;? 先用低倍镜校对,调节至能清晰地看到镜台测微尺为止。移动镜台测微尺和旋转目镜测微尺,使两者的刻度平行,并使目镜测微尺的“O”与镜台测微尺的一条线重合,然后找出两个尺的另一条线重合线之间两种测微尺上的格数。
按照下列公式即可求出在低倍镜下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
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微米)=两条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10
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
如:目测为30小格等于台测为20小格,已知台测每格为10微米,则20小格的宽度为20×20=200微米,那么相应的在目镜测微尺上每格长度为(20×20)÷30=6.6(微米)。
;
用同样方法校正并求出在高倍镜上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
接目镜测微尺校正好后,将镜台测微尺从载物台上取下来,换上待测标本。
在高倍镜下,以目镜测微尺来测量标本的长和宽各占几格,即可算出该标本的大小。 ;生物量测定(续)
(3)桡足类的体长-体重回归方程(统计方法获得):
W = 0.0285 L2.9505
式中, W —体重(mg),L—体长(mm)。
;附:
桡足类卵的质量如何测定?;桡足类的卵一般较小,但均为球形,用体积法可获得较佳结果。
(1)先用台微尺(每小格间的距离为0.01mm)校正目测微尺,求出在某一合适的放大率下,目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绝招》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ppt
- PPT幻灯片制作案例.ppt
- 《绝招》加强版试卷.ppt
- 服装生产管理复习概览.ppt
- _功和机械能复习案例.ppt
- 沟槽施工交底讲义.ppt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试卷.ppt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试卷.ppt
- 电子纸应用概览.ppt
- _急性意识障碍案例.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