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十大商业热点展望
2012年,注定载入中国流通产业史史册。伴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不仅首次界定了流通产业的概念,更是史无前例的将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的地位明确了下来。中国流通产业迎来又一轮黄金发展机遇期,同时也必将为中国的扩内需、促消费做出更大贡献。
作为“黄金期”元年的2013年,中国流通业到底会怎样?哪些热点值得期待,哪些问题值得关注?作为中国流通行业“娘家”的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重磅推出“2013十大商业热点展望”,本刊特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热点一:中央政府赋予流通业重要战略定位,一系列产业导向及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热点二:国内市场总体保持旺销态势,消费扩大的基础条件继续改善
热点三:网络购物延续“火爆”走势,经营“习惯”需要反思和规范
热点四:涉及流通业的两项税收改革政策出台,将助推行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热点五:大型零售企业加快自营模式探索,发展商业自有品牌将成为切入点之一
热点六:中小型商贸流通主体发展环境有所改善,政府多样化的扶持措施渐成体系
热点七:内外资零售商在华竞争呈现新格局,重视单店绩效的时代到来
热点八: HYPERLINK /realstock/company/sz000061/nc.shtml \t _blank 农产品流通“提效降本”多有突破,“短链”流通模式成效初显
热点九:批发市场进入转型期,整合升级呈现一系列特点
热点十:商业地产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并存,物业房租持续猛涨成为商业企业沉重负担
一流通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中国流通业的改革发展在历经三十多年波澜曲折、沧桑巨变后,2012年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一年,中央政府发布了两个关于流通业的重要文件。一个是《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另一个是《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划》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专项子规划之一,也是国内贸易规划第一次享受国家级规划“待遇”;《意见》作为促进流通改革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其涉及方面之多、对流通业地位作用强调之重,也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所仅见。流通界资深人士说,一年之内由国务院发布两个流通业改革发展的综合性文件,记忆之中还不曾有过,说明流通业在中央政府领导心目中确实摆上了重要位置。
而最令业内专家们感兴趣的,是两个文件中对流通业产业性质的表述。《规划》和《意见》都将流通业(国内贸易)称之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这是继五十年前的1962年,中共中央提出商业是国民经济的“桥梁”后,由中央政府对流通业做出的新的战略定位,对于提升流通业的地位将产生现实和长远的影响。专家们特别指出,流通业地位的上升有着深刻的客观背景。首先,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加快流通业的发展是必然之举。特别是“买方市场”的常态化以及大力开发潜在的消费,都要求加快流通业的改革创新,而发展服务业、推进城镇化,也要求流通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和更高层次的提升。据统计,国内商品批发业、零售业、饮食业、修理业、运输业等传统流通业,占整个服务业产值的40%;而城镇化转移出来的农民,70%要靠流通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第二,从流通业的贡献看,被赋予这种战略定位也当之无愧。据官方披露的数字,2010年,流通业中仅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增加值即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6%,是除工业外占比第二的行业门类;流通业税收占全国税收21.8%,远远超过其全行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至于有人认为流通业在税收上的贡献过度);流通业就业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8.2%,就非农产业的就业来说,流通业提供的就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举足轻重。
也有专家提出,把流通业作为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确实表现出中央政府对于流通业的高度重视。但是,这两个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与扶持政策严格对应的制度性规定,固有的轻商思想也不会因为有了新提法而很快发生改变;同时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两个概念在外延上也覆盖过宽,不具有唯一性。譬如,农业是更为政府所倚重的基础产业,甚至有“基础的基础”之说法,能源、原材料、通讯、交通运输、水电气等也都是为学界和政府认可的基础产业;国家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以科技为先导”,而按照中央政府文件和温家宝总理的要求,2011年确定的七个新兴战略性产业未来也都要发展成“先导性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这两个定位性的概念所起的实际作用不必寄予过高的期待,当前应更多地关注两个文件对流通业的政策导向和支持措施。
专家们认为,《规划》的各项政策导向十分清晰,政府工作的重点也很明确,总体上不失为一个好的五年规划。但流通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顶层设计”应当更充分地强调市场机制配置商业资源的基础作用,更充分地尊重地方和基层群众在改革发展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12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docx
- 2024年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第六章力和机械.pptx VIP
- 《医学影像数据脱敏规范》DB14T 3268-2025DICOM .docx VIP
- 阿里云AI搜索RAG应用实践-2024大数据大模型峰会.pdf
- 动火作业申请表(模板).pdf VIP
- 《DICOM医学影像数据脱敏规范》.pdf VIP
- 2025腾讯云RAG技术应用与实践.pdf
- 工商局卷烟打假打私工作实施方案.doc VIP
- 蔡继明-政治经济学-第1-5章课件.ppt
- 《智能医疗 跨队列数据处理平台 数据脱敏流程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