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东汉散文在西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
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
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开始成为文体大家庭的一员。
从总趋势看,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
提纲
第一节 《汉书》
第二节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第三节 《论衡》和《潜夫论》
第一节《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汉书》在古代享有极高的名声,与《史记》并称“史汉”,加上《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汉书下酒
典故:“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ju)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杯。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 ,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杯。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 —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
一.班固的家世和思想
班固(32-92)东汉初年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陜西省咸阳市东)人。
(一)豪强传统及正宗儒学的家世渊源
豪强传统:其 先祖避秦祸迁于楼烦,汉初“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吹”,素有 边疆豪强、慷慨任侠的传统。
儒学渊源:及其祖父班穉(zhi)、父班彪,皆务为儒术, “叔皮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又渐次形成儒学正宗的家世传统。
班固既长,博贯载籍,学无常师,不为章句。纵观班固一生行事,实与豪强兼儒学的家世传统有关 。
(二)儒家正统,不囿一家
班固既是经学家,又是史学家和文学家。作为一代经学大师, 班固发展了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的神秘主义哲学体系,在思想上 是忠于儒学正统的。但经历了两汉之际的社会危机和思想危机,班 固接受了古文经学的影响,对今文学派的谶纬迷信、阴阳灾异之说 与繁琐迂腐的学风,有所怀疑和不满;其于经义的阐释,又往往是不拘章句,不囿于一家。
二.《汉书》的成书
班彪撰写《史记后传》
司马迁《史记》,记事止于武帝太和年间。其后一些学者如刘向、刘歆、扬雄等都曾做过续补《史记》的工作,其中班固之父班彪的《史记后传》六十五篇最为著名。
承父遗愿,遭人控告
班固以《史记》的汉代部分和《史记后传》为基础,编成了《汉书》。大体武帝以前的历史记载多采用《史记》原文,作了一些改动补充;以后部分,多本于《史记后传》。
其体例基本上承继《史记》而略有变化,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共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总计为一百篇,一百二十卷。记事起于汉高祖元年(前206),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汉书》是第一部断代史。后来的“正史”,也都是断代史,其体例也大都以《汉书》为基准。
班昭营救,明帝支持
其弟班超赶到洛阳替他上书辩白,同时当地官吏也把他的书稿送到京师。明帝读了他的初稿,十分赞许,召之为兰台令史,让他继续《汉书》的编著,并受过明帝的面谕。
所以,《汉书》实际是奉旨修撰的官书。班固本人,又具有强烈的正统儒家思想观念,《汉书》中既不具有司马迁那种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更不具有司马迁那样的深刻的批判意识。对许多问题的看法,班固甚至是同司马迁直接对立的。只是,我们应该承认班固是一位严肃而有才华的历史学家。他作为东汉史官记述西汉历史,又自有其方便之处。因此,站在儒家传统的政治立场,他对西汉历代统治的阴暗面也有相当多的揭露,对司马迁的不幸遭遇也表现出惺惺相惜的同情。
因受牵连,未竟而卒
班昭马续,相继完成
三.《汉书》的内容特点
(一)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一些罪恶
班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尤其伦理道德的评价往往以儒家学说为标准。其一方面称赞司马迁“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同时也不满意司马迁 “是非颇谬于圣人” 。
《外戚传》揭露宫廷的丑行,特别是帝王的残暴 。
《酷吏传》谴责酷吏专横残暴,残忍狠毒,鱼肉百姓。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愤慨 。
肯定赞扬爱国志士。
怀疑谶纬迷信和阴阳灾异之类说法 。
《汉书》的批判性不如《史记》,尤其对最高统治者不敢批评。但还是比较真实全面地反映了西汉社会历史的本来面貌,更自觉地展示和肯定汉王朝大一统的局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二)《汉书》的人物传记,文笔简练准确,描写生动感人,不少故事传诵千古。
《汉书》的人物传记不象《史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渲染气氛描写情节,而是在一种娓娓而谈的过程中以简练准确的笔调勾画人物,使各色人等的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