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一、地球的重力;5、我国重力分布特点
从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高原,布格异常值逐渐降低。反映我
国地壳厚度变化总趋势是东薄西厚,且中间有明显的重力值的
台阶,与我国地形上的三个大台阶大致吻合。东部地区的重力
梯度带大致沿北东东向延伸,西部的重力梯度带则沿东西向延
伸。这些梯度带大都与我国的主要山系一致或平行,表明我国
地形特征与地质构造,尤其与地壳深部的构造特点有密切关系。
6、地球内部的重力变化
重力随深度呈不甚规则的变化(0~2885km,随深度增加
而增加;2885km~地心,重力值下降),反映了地内物质密
度变化的情况。
地 面:9.81 m/s2,
2885km:10 .69 m/s2,
2885km以下:重力值开始下降,
地 心: 0;据中科院地球物理所,1978;
二、地球的密度和压力
1.密度及其变化
万有引力公式:地球平均密度为
5.517g/cm3
实测:地表的平均密度为 2.7g/cm3,
海水的密度为1.028g/cm3 ,推
测地内必有密度更大的物质。
根据地震波在地内的传播速度推断:
地壳表层: 2.7g/cm3,
地内33km: 3.32g/cm3,
2885km:由5.6g/cm3急剧升至9.98g/cm3,
6371km:12.51g/cm3,
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成分和状态的变化。;
2.压力及其变化
地球内部的压力主要是指静压力(压强),由上覆物质重量引起。某点的静压力等于该点的深度和该深度以上的物质平均密度与平均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因此地内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计算证明:
在地壳部分,深度增加1公里,压力增加27.5MPa ;
地面:1.01325MPa
11km:10MPa
33km(莫霍面):1200MPa(岩石在此压力下会变软)
2885km(古登堡面):132500MPa
地心:361700MPa,360万个大气压
如此大的压力会使物质状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三、地磁(地球的磁性);3、地磁场的变化
现代地磁场随时间而变化。
短期变化:由地球外部原因引起。(如日地相对位置和地轴倾斜会造成磁偏角、磁场强度的轻微变化)
磁暴:指突然性的比较剧烈的变化。太阳耀斑爆发。
长期变化:把地磁要素的短期变化消去,即得到基本地磁场。(长期变化,起因于地球内部)磁场的长期变化可导致南北磁极的倒转。
4、地磁异常
正常值:把地磁场看成均匀的磁化球体产生的磁场。
地磁异常:实际观测的地磁场与正常值不一致,称为磁异常。(是由于地壳中据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叠加在正常磁场上的表现)
5、磁法勘探 利用地磁异常寻找据磁性的矿床和了解地下地质构造情况的方法。
6、古地磁 指地质历史时期的磁场(见下页图)。
剩余磁性:古地磁发生改变后,岩石仍然保留的磁性。据此,可帮助判断地壳不同部分的相对位移情
况,还可据地磁场的反转周期确定岩石的形成年代。; 7.地磁成因(由章大港老师总结)
从17世纪初人类认识到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磁体以来,关于地磁的成因解释也不断出现,如:
(1)永磁体学说: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永磁体,由这永磁体产生地球磁场,但后来认识到地球内部温度很高,不可能存在永磁体;
(2)内部电流学说: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电流,形成巨大电磁体产生地球磁场,但是既未观测到这种巨大电流,而且巨大电流也会很快衰减,不会长期存在;
(3)电荷旋转学说(1900):地球表面和内部分别分布着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电荷,由地球自转而形成闭合电流,由此电流产生磁场,但这学说缺乏理论和实验基础;
(4)压电效应学说(1929):在地内部物球质在超高压力下使物质中的电荷分离,电子在这样的电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和磁场。但理论计算出这样的磁场仅有地磁场的约千分之一;
(5)旋磁效应学说(1933):地球内的强磁物质旋转可以产生地球磁场,但这种旋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只有地球磁场的大约千亿分之一;
(6)温差电效应学说(1939):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使熔融物质发生连续的不均匀对流,这样产生温差电动势和电流,由此电流产生地球磁场,但理论估计也同地球磁场不符合;
;(7)发电机学说(1946-1947):是地球内部的导电液体在流动时产生稳恒的电流,由这电流产生地球磁场;
(8)旋转体效应学说(1947):根据少数天体观测得到的经验规律,认为具有角动量的旋转物体都会产生磁矩,因而产生磁场。这一学说需要使用一无科学根据的常数,5年后又被提出这一学说的科学家根据精密的实验结果加以否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美国总统大选讲解.pptx
- 02住宅统一决定讲解.doc
- 02钻井队副队长岗位HSE应知应会试题库讲解.docx
- 2016纳税服务考试试题-含答案讲解.doc
- 2016年#2机组超洁净改造汽水系统水压试验方案讲解.doc
- 03.单链表讲解.ppt
- 03.会计学》】_快速入门_20110810讲解.ppt
- 2016年“百万网络”公众答题讲解.docx
- 02-运输经济学第02章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讲解.ppt
- 2016年1月Android最新面试题汇总讲解.doc
- 2025年家居用品电商本土化运营模式与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报告.docx
- 2025年家居用品电商跨境设计创新联盟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家居用品电商跨境设计创新联盟国际化发展路径探讨.docx
- 2025年家居用品电商设计创新联盟跨界合作风险防控策略.docx
- 2025年绿色环保产业资金申请项目评估指南报告.docx
- 跨境电商物流2025年风险控制策略与物流企业风险管理实践案例研究.docx
- 从源头到餐桌:2025年餐饮行业环保食材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者生态市场布局与竞争策略报告.docx
- 教育机构线上招生与家庭教育内容创作方案报告.docx
- 2025年护理外科测试题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