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前 言;一、学习犯罪学应该树立的一个理念:犯罪学是一种实证的事实科学,研究犯罪学的问题需要实践材料的支持。;二、掌握犯罪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为以后的学习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总 论第一章 犯罪学概述第一节 犯罪学概念——从龙勃罗梭谈起第二节 外国的犯罪学理论第三节 犯罪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二章 犯罪现象论第一节 犯罪观的嬗变——什么是犯罪学中的犯罪?第二节 犯罪的状况和特点;第三章 犯罪原因论第一节 犯罪原因概述第二节 犯罪原因的社会因素——犯罪的产生与古希腊关于西西弗斯的神话第三节 犯罪原因的生物因素——犯罪是命中注定的吗?第四节 犯罪原因的心理原因——正常的心理与变态的心理第五节 犯罪被害原因——被害人学;第四章 犯罪预防和对策论第一节 犯罪预防和对策概述第二节 犯罪处置政策——刑罚和劳动教养第三节 打击犯罪的人民战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分 论第一章 女性犯罪研究第二章 流动人口犯罪研究第三章 卖淫嫖娼犯罪研究第四章 有组织犯罪研究第五章 恐怖犯罪研究;第一章 犯罪学概述第一节 犯罪学概念——从龙勃罗梭谈起;一、龙勃罗梭与他的《犯罪人论》(1876) ;;;;二、龙氏的研究内容与犯罪学的基本概念;; ;三、龙氏的研究方法与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四、龙氏理论的研究意义——现代犯罪学研究源头;;;;;第二节 国外的犯罪学理论 ;;一、19世纪末的犯罪实证学派; 犯罪实证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1、崇尚自然科学,试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结论研究社会学科。2、方法论上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很大。3、社会治安恶化,累犯和常习犯增多,需要更加有用的犯罪学理论来为社会现实服务。; 1、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 1836—1909)的犯罪学思想:以犯罪的生物学为基础。; 2、加洛法罗(Raffaele Garofalo 1852—1934):基本上继承了龙勃罗梭的观点,但同时认为决定犯罪的原因除了生物学上的原因之外,还有社会因素。(关于自然犯和法???犯的分类,前者是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的犯罪,后者则是法律规定的犯罪);3、菲利(Fnrico Ferri 1856—1929)的犯罪学思想:
内容:; a犯罪原因三元论:人类学因素(生理、体质、心理)、自然因素(地理状况等)、社会因素(人口密度、工业状况等),上述不同因素在不同犯罪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b对犯罪人的分类:按照是否具有犯罪倾向,对犯罪人进行分类,将犯罪人分为天生犯罪人、惯犯、偶犯、情感犯。菲利的天生犯罪人不是必定要犯罪的,通过一定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天生犯罪人也可能不会犯罪。; C 犯罪饱和法则:菲利在考察了1826——1888年欧洲主要国家的犯罪状况后认为,犯罪虽然在各年间会有升降波动,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犯罪是三元因素的结合产生的,而上述三元因素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因此,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犯罪数量的比例会保持不变。“就像我们发现一定数量的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就溶解一定数量的化学物质一样,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我们总会发现一定数量的犯罪。”; d以社会防卫为基础的社会责任论(相对于道义责任论而言)、刑罚替代措施、注重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刑法是恶的法律,刑事诉讼法是诚实的法律);意义:
菲利多元的犯罪原因的探讨对后世影响很大。立法、司法一体的社会防卫体系为后世所推崇。; 美国学者指出,几乎所有的犯罪学理论不是直接源于19世纪实证主义的思想,也是来自实证主义者的传统影响,它标志着一个信仰时代的结束和科学时代的兴起。 ; 4、李斯特(德国):强调犯罪的社会因素,提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的论断。主要是刑法学家。;二、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犯罪社会学理论 ; 1、塔尔德(Gabriel Tarde)的犯罪学思想:法国社会学家,犯罪模仿论的创始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最初渊源。认为犯罪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应当按照普遍的社会规律来加以说明,他认为社会关系不过是个体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受制于“模仿”这一本来意义上的社会运动方式的影响,通过模仿可以解释诸如习惯、记忆、行为方式等个体的心理活动机制。; 认为社会中的犯罪和其他重要社会行为都遵循着三条模仿规律周而复始地进行:其一,人与人之间的密切程度;其二,模仿的方向性——上行下效;其三,新旧行为的取代。他还研究了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