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构图教学一概念与联结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念构图教学一概念与联结语.doc

PAGE  PAGE 47 概 念 構 圖 訓 練 教 材 教 師 手 冊 設計者:蔡雅泰 第一章 緒論 語文是一般人的天賦與必備技能,在學校教育中,語文是國小各領域課程的基礎,所佔的學習時間也最多。語文教學不僅是單純的讀寫活動,更需以此為基礎,讓學生得以發展自我、探索未來。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小階段國語文教學時數減少,由以前的每週十節國語課,降到目前每週只有五節課,許多教師不知道每週只有五節的國語該怎麼教,更不要說近年來教師的退休潮,新進教師的語文教學經驗相對薄弱,在在都影響了教學品質。許多人憂心學生的國語文能力不斷降低,但是,語文本身是有機的,它的演變有其時代性,語文教師在面對時數減少的困境時,除了抱怨,更應因勢利導找出更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升學習效果。目前國小以課文為主體的國語科教學中,若不能透過適當的策略教學提升學童的語文能力,培養其語文學習興趣,除了學生語文能力降低外,甚至將間接影響其他領域的學習成效。 何謂有效的學習策略,一直是許多教育與心理學者努力的方向,Novak及其研究夥伴們,致力研究一套方便可行的教學方法,以作為教學、學習、研究、及評量的工具使用,他們根據Ausubel的學習理論,設計一個將學習內容圖像化的策略,以評量學生的學習表現,此方法稱為「概念構圖」(concept map)。余民寧(1997:68)即認為概念構圖應用在彰顯提綱契領(advance organizer)、含攝學習(subsumption)、層級學習(superordinate learning)、漸進分化(progressive differentiation)、及統整調合(integration recilliation)等Ausubel的學習理論方面,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工具。概念構圖在掌握文章結構與主要概念的特質,與語文教學之「形式深究」與「內容深究」有其共通之處,應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本教師手冊,即根據概念構圖相關理論編寫,期能引導教師充分掌握概念構圖理念與技巧,配合學習手冊,讓學生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學習不同種類的概念構圖,並將其應用於語文課程的學習上。 本手冊第二章即就理論部分,對概念與概念構圖做一介紹,以增進教師的相關背景知識。第三章是配合學習手冊所設計的九個單元概念構圖訓練課程,用以協助教師能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進入有趣的概念構圖世界。 第二章 概念構圖相關理論 一、概念的意義與學習 概念是指被歸為同一類或使用同一名詞命名之物件(objects)或事件(events)的共同屬性(Tennyson Park, 1980)。例如,桌子、椅子、房子即為物件概念;打架、上課、讀書即為事件概念。鄭昭明(1993)指出,一個「概念」是一個象徵的建構(symbolic construction),它用來代表外界事物或事件的共有性,概念之所以形成,當然是由於我們能夠對外界的事物進行歸類(categorization),即把相同的事物歸為一類,以與不同類的事物在理念上分開。 認知科學的發展,使我們對知識結構或知識表徵有更清楚的認識,根據階層網路結構模式(hierarchical network structure model),人的記憶系統中,知識結構是由許多代表基本概念的節點(node),以及節點與節點間用某種符號聯結而成的一個語意網路(semantic network)關係來表示(余民寧,1997:25),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模式包含許多節點,知識結構是以網路關係來表徵,而不是由許多單一節點所表示,單獨一個節點還不足以構成一個概念意義,概念意義乃是由節點與節點間的關係所形的(同前引,頁26)。 不同的概念所形成的知識結構中,即包含了主要概念和次要概念,主要概念與次要概念間存在從屬關係,如「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動物」包括「兩棲類」、「靈長類」、「爬蟲類」等。要將不同概念組成一個有系統的知識結構,必項將概念加以分類、排序,了解其橫向與縱向的關係。 概念和概念之間有時相屬,有時是分割的,藉由分類與連結的方式,可將彼此之間的關連性呈現。若將兩個或多個概念聯結起來,便可構成一道命題(propositions)。當命題是有意義的時,此命題即是學習的重點(余民寧,1997)。Novak等人的研究發現,幾乎所有概念意義的學習,都是經由命題形式而習得的,如果能將所欲學習的概念包含在一連串命題中來進行的話,將會使學生知覺到,除這個概念意義的學習之外,尚包括許多與這個概念相關聯的外衍意義及用法。 這種學習方式,除了注重「點」(即單一概念)的學習外,還擴及「面」(即概念在語意脈絡中的意義)的學習,可以說是一種類似網路脈絡(network context)的學習法,也是一種有意義的結構化學習法(Novak Gowin,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