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50 = 44 μM IC50 = 7.6 μM 55个化合物的组合库 410个化合物组合库 IC50 = 42 nM (对CDK2无活性) IC50 = 7.6 μM (对CDK2无活性) 三、组合生物合成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完全能够将长时间的缓慢的进化过程,在短时间内人为地再现或改变。通过对基因的不同组合方式,如混合、匹配、交换或突变,实现基因重组,并克隆到不同的生物体中,产生出新的酶系,从而催化生成新的代谢产物,这就是组合生物合成的基本原理 组合生物合成(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整合了基因重组技术与组合化学策略,将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酶系编码的基因克隆到微生物细胞中,由于产生了多种变异的酶系,这会使该微生物产生多种本不存在的物质,即非天然的天然物质,实现分子的多样性。 聚酮(Polyketide)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具有多样性结构的天然产物,大多是由放线菌或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许多聚酮化合物具有抗菌或抗癌活性,例如红霉素、柔红霉素(Daunorubicin)、四环素、利福霉素(Rifamycin)、放线紫红素(Actinorhodin)等。在结构上聚酮可分为两类:大环内酯(Macrolides)和多环芳香酮 下面以红霉素为例,说明聚酮的生物合成过程。红霉素产生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含有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系,存在于6个结构单元(Modules)中,每个结构单元中含有多结构域的酶系[15],聚酮合酶是催化该“组装线”的多功能活性中心的酶系。 每个结构单元负责将丙二酸辅酶A加到由丙酸辅酶A开始链上,增加一个三碳单元。结构单元无论是否含有酮还原酶,脱水酶和烯醇还原酶活性决定着链增长过程中对β羰基的处置程度,即它的氧化水平。图4-5是聚酮合酶催化合成红霉素的示意图,是在6个功能单元的作用下,由丙酸、丙二酸等小分子经Claisen样缩合、还原、脱水等循环反应,增长碳链,最后环合而成6-Deoxyerythronolide B,经糖化生成红霉素A。 四、组合生物催化 新药研究概论 (Outline of Drug Research) 第一节 引言(Introduction) 一、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新药的创制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划分是候选药物的遴选与确定)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强调学术和技术意义 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则强调市场价值和经济意义 药物分子设计(Molecular drug design)是指通过科学的构思和理论的规划,构建具有预期药理活性的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ies, NCE)的分子操作 二、创制新药的四要素 ① 药物作用靶标的确定 ②活性评价系统的建立 ③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先导物)的发现; ④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靶标的确定 确定治疗的疾病目标和药物作用的环节和靶标,是创制新药的出发点,因为以后实施的各种操作都是由此决定的。选择病种和靶标,除旨在创制非盈利和社会公益性药物外,应以市场的需求、容量和投入回报为导向。新颖的靶标意味着新的环节和机理,创制的药物往往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当然也要承担相当的风险。例如过氧化酶体增殖受体(PPAR)的发现,已经成为研制抗II型糖尿病和肥胖病药物的靶标,并陆续有新药上市。但是新的靶标很容易成为竞相开发之的,药物市场饱和以后,继续研制同类药物的前途未必看好。 模型的建立 靶标选定之后,要建立生物学模型,以筛选和评价化合物的活性。模型可有不同的层次,例如体外的分子水平(酶或受体)试验、细胞培养、对离体器官的作用,以及对整体动物的体内试验,这些模型均应反映出是针对所选定的靶标的作用。通常要制定出筛选标准,如果化合物符合这些标准,则研究项目继续进行;若未能满足标准,则应尽早终止研究。 先导物的发现 新药研究的物质准备是化合物的搜集和制备,通过活性筛选,对达到所设定活性指标的化合物,定为入选的苗头化合物(Hit),再经不同的模型和提高活性强度的标准,以及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专利考虑等多种因素,从苗头化合物中确定先导化合物,这就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Lead discovery)。先导化合物是指新发现的对某种靶标和模型呈现明确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先导物可以是已知的化合物,但其活性应是新发现的。当然,先导物的化学结构最好也是新颖的。先导物可以从多方面的来源得到:天然产物,化学合成化合物,生物合成化合物等。 先导物的优化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Lead optimization)。先导物优化的特征是建立结构与活性的关系,简称构效关系(Structure-act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