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装配图题材.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装 配 图;;12-1 概 述; 在机器或部件的设计阶段,首先按设计要求画出装配图,然后根据装配图表达的各个零件的作用和零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进一步设计零件、画出零件图。 在机器或部件的生产和使用阶段, 装配图是进行机器或部件的装配、检验、安装、调试以及使用维修等工作的依据。;例 滑动轴承;滑动轴承装配图;下轴衬;返 回;俯视图—半剖视图(采用拆卸画法); 对部件的质量、装配、检验、调试以及使用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滑动轴承装配图;主视图—半剖视图;俯视图—半剖视图(采用拆卸画法);技术要求:对部件的质量、装配、检验、调试以及使用等方面提出的要求。;12-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2.在剖视图中,相邻两金属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同方向,不同间隔。 在同一张图上,同一零件在各个剖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应相同。;返回; 3.当剖切平面通过紧固件或实心件(如螺钉、螺栓、螺母、垫圈、键、销、球及轴等)的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按不剖画出,即只画外形。; 1.沿零件结合面剖切或拆卸画法 在装配图的某个视图上,当某些可拆零件遮住了必需表达的结构或装配关系时可采用拆卸画法。如需要说明时,可以标注“拆去x x”。 注意:结合面不画剖面线,而被剖切的零件必须画出剖面线。;俯视图—半剖视图(采用拆卸画法);2.夸大画法 ;3.假想画法 ;4.展开画法;5.单独画出某个零件的视图 ;相同零件组 的简化画法 ;简化画法举例 ;12-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 技术要求的注写; 装配图一般只需标注以下几类尺寸: 1.规格尺寸(性能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规格、性能和尺寸。它是设 计和使用机器或部件的依据。如球阀的通径Φ80。 2.装配尺寸: 用来保证部件的工作精度和性能要求的尺寸。 分为两种: (1)配合尺寸:表示零件之间配合性质的尺寸。 如Φ25H8/f8等。; (2)相对位置尺寸:表示装配时必须保证的零件之间或部件之间比较重要的距离、间隙等。 3.外形尺寸: 表示部件或???器总体的长、宽、高等尺寸。 4.安装尺寸: 表示将部件安装在机器上或机器安装在基础上所需要的尺寸。如安装孔的直径和定位尺寸等。 5.其它重要尺寸;技术要求的一般内容: 1.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装配后应满足的要求等。 2.检验、试验的条件以及操作要求等。 3.部件的性能、规格参数、包装、运输、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涂饰要求等。; 技 术 要 求 1.上、下轴衬与轴承座及轴承盖间应 保证接触良好。 2.轴衬最大压力:P≤3×107 Pa。 3.轴衬与轴颈最大线速度:V≤8m/s。 4.轴承温度低于120°C。;12-4 装配图中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3);3.对于厚度≤2mm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指引线的末端不宜画圆点,这时可用箭头代替圆点,指向零件的轮廓线。;4.指引线不应相互相交。必要时,指引线可画成折线,但只能曲折一次。; 对于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引出。; 5.装配图中的序号应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齐,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次排序,以免凌乱。;滑动轴承装配图;二、零件明细栏;1.两零件接触时在同一方向上,只宜有一对接触面,否则会给零件制造和装配等工作造成困难。;2.两圆锥面配合时,圆锥体的端面与锥孔的底部之间应留空隙。即L1L2。否则可能达不到锥面的配合要求。;3.滚动轴承如以轴肩或孔肩定位,则轴肩或孔肩的高度须小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厚度,以便维修时容易拆卸。;4.为了便于拆装和维修,必须留出装拆螺纹紧固件的空间,同时要留有扳手、改锥等工具的操作空间。;5.滚动轴承常需密封,以防止润滑油外流和外部的水汽、尘埃等侵入。常用的密封件,如毡圈、油封等均为标准件,可查手册选用。;6.对承受振动或冲击的部件,为防止螺纹连接的松脱,可采用防松装置。;用圆螺母和止动垫圈防松;用开口销防松;12-6 装配图的画法; 3.视图表达要清楚易懂,便于读图。 4.主视图选择原则,应以最能体现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主要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为准。 5.其他视图选择原则,以最少数量、最简明的视图、断面等准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主视图未能表达清楚的结构形状、装配关系、工作原理等内容。;二、画装配图;1.了解和分析装配体;2.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