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 (转载).doc
徐闻县地图示意
徐闻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历史上属于雷州府管辖在内,传统文化有: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剧、雷歌等。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当地民俗、民居和方言都具有鲜明的“雷州文化”特色。是最具代表性的“雷州文化”城市之一,通用语言:雷州话。徐闻县城历来都是雷州半岛南部经济贸易的繁华集市,是通向祖国宝岛海南必经之路,是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
中文名称:
徐闻县
外文名称:
Xuwen Xian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徐城街道,和安,曲界
政府驻地:
徐城街道
电话区号:
0759
邮政区码:
524100
地理位置:
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
面积:
1862.6平方千米
人口:
69.5万人
方言:
雷州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徐闻大汉三墩、徐闻贵生书院、徐闻白沙湾
火车站:
徐闻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G
目录
基本概况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综述
海上“丝绸之路”
汉墓群
二桥 、南湾考古探方遗址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汉
2000年
2002年
2005年
地理概况
地貌
大地构造
气候
经济作物
海产
旅游资源
交通
知名人物
中国无公害瓜果蔬菜生产龙头县
“菠萝的海”--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
经济概况
自然地理土地资源
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旅游景点:魅力四射的徐闻之旅休闲和谐徐闻游
“徐闻八景”
徐闻饮食习惯
历史:探索徐闻汉港兴衰的历史谜团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徐闻县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南部,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对,西临北部湾与越南遥遥相望。 其境内的灯楼角与海南岛的天涯海角和台湾岛的鹅銮鼻并称中国陆地的“南三端”。
中国大陆最南端标志塔
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是知名度极高的景点。在台湾岛,鹅銮鼻也有与“天涯海角”相似的地位。与上述两地相比,地处雷州半岛徐闻县的中国大陆最南端则更显大气,景点内容更加丰富,是中国南三端中的“大端”。 雷州半岛徐闻县正在日益演变成为一个富有特殊魅力的旅游胜地。
[1]
编辑本段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徐闻的文化标志之一:登云塔
综述
徐闻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徐闻建立县制始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此后,至梁武帝普通四年(公元523年)之前,这六百三十多年间,徐闻县的地域包括了今日的整个雷州半岛,即包括雷州市(原海康县)和遂溪县。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吴学俨所撰《地图综要》有记载:“海康汉徐闻地”、“遂徐闻县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陆应阳撰《广舆论》记载:“徐闻汉县”、“海康汉徐闻地”、“遂溪汉徐闻地”。而海康县则是在徐闻县设置四百多年后的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才从徐闻县地分析出来始置。遂溪县更是迟至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设置。所谓“雷州半岛”之称,也是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才由此得名。今日徐闻县辖地范围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所划分。它的名字来历跟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据记载,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建制至南齐武帝永明年间的约600年多年里,郡县之治设在境内西南的讨网村,“以其地迫海,涛声震荡,曰是安得其徐徐而闻乎”,于是就有了徐闻地名。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西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发展于三国-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鼎盛于唐宋时期(公元前618年-1279年)转变于明清时期(公元1368-1840年)。 二千多年来,海上“丝绸之路”为沟通中外各国的友好交往,促进中外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永不磨灭的光辉历史贡献,被世界各国人民传为佳话。
海上“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是开发海上“丝绸之路”并将航向远洋发展的时代。《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曰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无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黄支之南,有已不程国,汉之绎使自此还矣。”西汉朝廷派出绎使率领的船队,沿着民间贸易开发的海上航线,到达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东南海岸和斯里兰卡等地。公元前1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地中海世界最珍贵的衣料,其中部分衣料是从海上“丝路”到达地中海东岸的。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宝石、琉璃器(玻璃)等货物亦从海路到运来中国。
汉墓群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徐闻西南沿海以原大黄乡华丰岭为主的村庄、田野发现大量汉墓群,出土大量陶器,铜铁器和珠饰。1993年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专家通过大型探方发掘,在徐闻县原五里乡的二桥,仕尾村发现大范围的汉代生活遗址,出土大量有文字的”万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