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後漢書黨錮列傳序并范滂傳;【題解】; 黨錮之禍,是東漢後期發生的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當時宦官專權,政治黑暗,士大夫和太學生憤起抗爭。延熹九年(166)和建寧二年(169),宦官兩次興起黨獄,打擊和鎮壓重視氣節的士大夫,以箝制社會輿論。到光和七年(184),黃巾大起義爆發,才宣佈赦免黨人,起用黨人鎮壓農民起義。這
篇列傳,包括序言和21個黨人的傳記。本
文節錄了序和范滂傳。
《黨錮列傳》是用駢體文寫成的。所
謂黨錮,是禁止黨人出仕及與人交通往來
。序文中詳述黨錮之禍的始末,表彰了黨
人的氣節。《范滂傳》則記其中一位被迫
害而死的黨人的氣節和遭遇。是研究東漢
政治史和???會史的重要資料。 ;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言嗜惡之本同,而遷染之塗異也。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是以聖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其所偏,雖情品萬區,質文異數,至於陶物振俗,其道一也。叔末澆訛 ,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舉中於理,則強梁褫氣,片言違正,則廝台解情。蓋前哲之遺塵,有足求者。
霸德既衰,狙詐萌起。彊者以決勝爲雄,弱者以詐劣受屈。至有畫半策而綰萬金,
開一說而錫琛瑞。或起徒步
而仕執珪,解草衣以升卿相。
士之飾巧馳辯,以要能釣利
者,不期而景從矣。自是愛
尚相奪,與時回變,其風不
可留,其敝不能反。 ; 及漢祖杖劍,武夫勃興,憲令寬賒,文禮簡闊,緒餘四豪之烈,人懷陵上之心,輕死重氣,怨惠必讎,令行私庭,權移匹庶,任俠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至王莽專僞,終於篡國,忠義之流,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槁。雖中興在運,漢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重於時矣。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爲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黨与党
党 1,羌族名,西夏国建立者为党项族。 2,姓氏。
黨 1,古代地方组织的名称。五家为邻,五邻为黨。2,亲族。 3,同伙的人。 4、等类。 5、阿附,偏袒。 6、处所。 ;夫上好則下必甚,矯枉故直必過※,其理然矣。若范滂、張儉之徒,清心忌惡,終陷黨議,不其然乎?
上好則下必甚,矯枉故直必過
上有所好,下必過分;糾正枉曲,必然過直。《禮記·緇衣》:“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也。” 矫,正也。正枉必过其直,见《孟子》。《后汉书·马援传附马廖传》“百姓从行不从言也。《书》曰:“违上所命,从厥攸好。”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墨子》曰“楚灵王好细腰,而国多饿人也。”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当时谚言。‘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 ; 初,桓帝爲蠡吾侯,受學於甘陵周福,及即帝位,擢福爲尚書。時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當朝。鄉人爲之謠曰:“天下規矩房伯武,因師獲印周仲進。”二家賓客,互相譏揣,遂各樹朋徒,漸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黨人之議,自此始矣。後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爲謠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因此流言轉入太學,諸生三萬餘人,郭林宗、賈偉節爲其冠,並與李膺、陳蕃、王暢更相褒重。學中語曰:“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禦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又渤海公族進階、扶風魏齊卿,並危言深論,不隱豪強。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貶議,屣履到門。 ; 畫諾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14上:“《唐六典》太子令書畫諾。本朝至道初,改爲凖,此東宫畫諾也。陸龟蒙说‘鳯尾諾’云:東宫曰令,諸王曰教,其事行則曰諾,猶天子肯臣下之奏曰可也。晉元帝爲琅邪王,批鳯尾諾。南齊江夏王學鳯尾諾,則諸王亦畫諾矣。《後漢書》云‘南陽宗資主畫諾’,梁江州刺史陳伯之目不識書,得文牒辭訟,惟作大諾。則郡守刺史亦畫諾矣。”
王楙《野客丛书》“按,晋帝批奏书,诺字之尾如凤尾之形,故谓之凤尾诺。”
模 楷
谓正与直,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