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退出权、地权稳定性与长期投资(提纲)-中国研究服务中心.doc
外部机会、土地制度与长期投资
outside opportunities、land tenure system and long-run investment
Abstract: Many economists insist that the rural lands managerial system in china prevent peasants from long-run investment and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tagger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ince 1980s. However, some empirical research did not totally support this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land system on long-run investment of peasants. We argue that the adjustment of rural lands does not necessary prevent peasants from long-run investment, in particular, if there are no outside opportunities, the adjustment of rural lands has the same effect on long-run investment as system of private lands.
Key words: outside opportunities, land tenure system, long-run investment
作者: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贺振华
作者联系方式: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433
email: 032015006@fudan.edu.cn
电话:021
外部机会、土地制度与长期投资
主要内容:很多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妨碍了农户的长期投资,应为198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生产的停滞负责。不过,已有的实证研究并不完全支持这种看法。事实上,长期投资与土地地权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本文通过一个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土地制度与农户长期投资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分析表明,土地调整制度并不必然妨碍农户的长期投资,尤其是当不存在外部机会时,土地调整制度与土地私有制度对农户长期投资的影响是相同的。
关键词:外部机会 土地制度 长期投资
一、引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生产逐步陷入了困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将目光对准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很多学者认为现行的土地制度使得农户面临残缺的产权,扭曲了农户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了农业生产(姚洋,2000,钱忠好,2003)。从理论上说,“土地调整就像一种随机税,它在不可预见的将来将土地拿走,同时带走农民投入土地的中长期投资”(姚洋,2000)。为此,很多研究者都致力呼吁延长承包期30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变,更有研究者提出彻底私有化。他们认为,拥有明确界定的有保障的产权的农户将投资于诸如灌溉、排水等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活动,并增加诸如绿肥和农家肥这类有利于土地长期肥力的投资。然而,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结果却非常有限,比如Feder等人(1992)的研究表明,地权稳定性对农民在农机方面的投资没有影响;朱民等(1997)和姚洋(1998)研究了绿肥使用与地权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总得说来,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产权与土地生产率、农户投资、肥料施用等方面。由于数据方面的限制等原因,在农地制度的影响评价研究中,很少有人对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等如何影响农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生产能力进行定量的实证分析。俞海等(2003)正是在这方面的一个突破。他们应用土壤肥力的数据研究了地权稳定性对土地长期肥力(以有机质为代表)和短期肥力(以全氮量为代表)的影响,他们发现从20实际80年代初到2000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化情况都是稳定甚至改善的。同时,他们还发现,农家肥施用量2000年比1980年代初下降了66%,其中,长江中下游下降了69%,东北下降的最少,也达到了55%;氮肥施用量则上升了74%,最少的东北地区上升了33%,最多的华北地区上升了97%。俞海等(2003)的实证结果表明,土地大小调整都发生以及仅发生土地小调整的(地区)虚变量的估计系数为负,统计上显著,不过,仅发生大调整的系数符号虽然为负,统计检验却不显著,同时,农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版)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doc
- ISO15189质量手册--输血科通用模版(文档-100页).docx VIP
- RBA6.0版标准资料学习课件.ppt VIP
- 2025年北森领导力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AI政务大厅业务平台架构方案.pptx VIP
- 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管理办法.pptx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pptx VIP
- 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北森在线测评题库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