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梅中学八年级下册古诗阅读测试
姓名 得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___壮志难酬________的感叹和______ 思乡忧国_____的情怀,感情是十分沉痛的。(2)分
2.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军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
阕抒情作铺垫。
3.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3)分
答:
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忧国的感情。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落在绕满枯藤的老树上,流水的小桥旁有户人家,(我)骑着瘦马在古老的驿道上迎着西风走去。
太阳就要从西山落下,(我这个)伤心肠断的思乡人漂泊在天涯。
1、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3、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西窗烛;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3、“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意蕴丰富,请从眼前景、心中情两方面作分析。(4)
“涨”既写出秋雨绵绵,池水渐渐涨满的景象(2分),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2分)。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诗歌第一句中的“李杜”分别指谁?第四句中的“风骚”又指什么?(4分)
李白 杜甫
2.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
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3.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是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学者。
4.诗中的“李杜”是指代诗人_______、_______。
5.“万口”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众人。说明李白、杜甫的诗在当时得到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6.对“至今已觉不新鲜”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
A.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让人觉得不新鲜了。
B.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俗的、旧的、陈腐的东西了。
C.李杜的诗与现今社会现状不能扣合,缺少时代气息。
D.李杜的诗篇尽管精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也会逐渐不适合后世读者的口味。
7.这首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器械 质量手册.doc VIP
- SYB第八步(3)-制定销售和成本计划.ppt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3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浙江省嵊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常用急救药品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汇总.doc VIP
- 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泉州公交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