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听雨楼诸贤记》及关于王达的研究.docVIP

《听雨楼诸贤记》及关于王达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听雨楼诸贤记》及关于王达的研究.doc

《听雨楼诸贤记》及关于王达的研究   因《听雨楼诸贤记》的出现,让笔者对王达其人其艺产生了兴趣。历来对王达的研究寥寥无几,仅有徐亚硕士论文《明代无锡作家研究》,较为细致地考察了王达的诗文创作情况,但对王达书画方面的造诣却考察甚少。   一   (一)东南才子   王达,字达善,号耐轩居士,锡山(今属无锡)人。据胡广撰写的《翰林侍读学士奉直大夫王公墓志铭》可知“公生于元至正庚寅(1350年),卒于大明永乐五年(1407年)六月乙未(十三),享春秋五十有八”。他与胞弟王绂同为明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词人,其才甚至让宋濂折行辈相交。他与浦源,王绂合称“锡山三杰”,又与“解缙、王洪、王?j、王??”号为“东南五才子”。   称“锡山三杰”时,当属王达早年。浦源号东海生,受业于倪云林,诗词书画皆称美。与“高启、徐责、钱复”等号称“吴下十才子”。能与这样的前辈并称与时,实在是莫大的殊荣。明代刘昌在其笔记《?h笥琐探》首倡“东南五才子”之说:“吉水解学士缙,天质甚美,为文不属草,顷刻数干言不难,一时才名大噪。时杭有王洪希范,吴有王?j汝玉,闽有王??孟扬,常有王达达善,皆官翰林。四人者,词翰流丽。孟扬常谓希范曰:‘解学士名闻海内,吾四人足以撑柱东南半壁。’”   王达一生所写诗文甚多,由于年代久远,我们难以一窥全貌。流传至今的,仅有《天游杂稿》卷六存词24首,《全明词》中收录27首,以及王兆鹏在《天机余锦》考述中,考证出的《苏武慢》等4首。清朝著名词人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写道:“词至于明,而词亡矣。明初如杨孟载、高季迪、刘伯温辈,温丽芊绵,去两宋不远。至李昌祺、王达善、杨升庵之流,风格稍低,犹堪接武。自马浩澜非出,淫词秽语,风雅扫地。明末陈人中,为一时杰出。但气数近小,国运使然。”陈廷焯最为推崇苏东坡、辛稼轩两家,他的审美偏向于“沉穆雄浑”。即使是杨升庵,也有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样气势豪迈之作传世。王达之诗词,风接六朝,句句传情,能与这些大家并称,正得益于此。在俞宪《盛明百家诗》、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陈田《明诗纪事》等诗集中,均选辑了王达之诗,可见后人对其重视。王达现传世之作,以送别、题画诗居多,现选录数首,以传其美。   如《题王绂万古山川图》:   万古山川一镜开,层层曲曲见楼台,云随晓月峰前堕,鸥逐春溪树里来,两岸落花人荡桨,半汀残雨客衔杯,寰区何处有此地,物外四时无点埃,岂但右军多笔法,要知黄石是仙才,奔滩触浪飞?W鲤,绝壁凝岚护翠苔,玉室金堂疑太华,紫芝瑶草忆蓬莱,相看六月不知暑,一榻清风真快哉。   山水景物诗是南朝诗歌的重要题材,并在那个时代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唐朝王维和孟浩然的笔下,山水景物诗又被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首即是王达极为推崇的山水景物诗,作为题画诗最合时宜,在诗中他努力使意境清新,气韵逼古。王达继王、孟之后对山水景物诗继续耕耘,故多得唐人韵味,他对文人题画诗的继承,功不可没。   又如《题瓶梅》:   孤山堂下玉层层,几度寻君策瘦藤。折得一枝香满榻,半窗斜月带残冰。   “策”“折”“残”三字妙用,无不使此诗生机盎然,既侧面写出了梅花的孤傲,又体现出了梅花香气四溢的特点。充分体现出一位天才艺术家的造境能力。   诗词之外,王达亦工于文章,其传世《笔筹》一书,多作道学家语,上承宋儒语录文体,下启明人隽语集录如《呻吟语》等。   (二)博学鸿儒、永乐近臣   据《明代孤本人物小传》载:“王达洪武间中举明经,为大同训导,荐入官国子助教。永乐初擢翰林编修,迁侍读学士。”   关于王达为翰林院编修一事,《明实录》中记载为姚广孝举荐。胡广墓志中则说:“今天子居藩邸,即闻公名,即位召与语,称旨,遂命入翰林为编修。”都穆《都公谈纂》中记载:“无锡王达善,洪武间为大同训导,尝过北平,以书私谒太宗,太宗优礼之。建文末,助教国子。太宗即帝位,达善为草诏,得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明词综》中记载:王达善,字耐轩,无锡人。洪武中举明经,以荐擢侍读学士。以上诸多说法皆有其合理性,参照《听雨楼诸贤记》,王达明确提到:自来仪以下,予少年时曾交之。则知其与姚广孝很早相识,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在永乐皇帝即位后为心腹,那么王达入翰林院为学士,除了自身才学之外,或许主要得力于姚广孝的举荐吧。   在成为翰林院编修之后,王达之声名与日俱增。《翰林侍读学士奉直大夫王公墓志铭》中称:“六馆诸生,多趋公之门以请益,达诱掖开诲讲说,论议终日不懈。成德达材之士,彬彬然出达门下。”加之王达本人低调谦恭,为人随和,很快又得到了皇帝的升迁,升为侍读学士。   虽说侍读学士仅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