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铁军”中的技能大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部铁军”中的技能大师.doc

“西部铁军”中的技能大师   周树春是中国十九冶集团的普通焊接技工,刚入不惑之年的他,已荣获了众多荣誉:中冶集团首席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这些荣誉里,凝结着周树春的坚韧执著和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在记者问及“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时,作为中冶集团首席技师的周树春说:“我眼中的工匠精神,就是敬业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认真磨砺自己,在生产工作中对工艺、专项技能、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攻关,对精品固有的坚持和执著,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生产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产品。”   郢匠挥斤:绝非一日之功   1992年的夏季,刚刚初中毕业的周树春来到十九冶接替父亲的工作,这个“轮换工”小伙在这之前从未接触过电焊,他感到茫然无措,甚至连电机的电流都调不准。面对四处飞溅的电流火花, “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电焊工”,他暗暗下定决心。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周树春   从那时起,周树春便与焊枪朝夕相伴,常常在结束白天的工作之后还要挑灯夜读,从来未曾学习过相关理论的他,自学了几十种专业书籍,并记录下数十万字的学习笔记。   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周树春一定及时地向师傅请教。正所谓“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工作仅一年,周树春就已经能够独立进行结构安装焊接制作和普通管道焊接。   此时的周树春已经把目标锁定为“做最棒的电焊工,练独门绝技绝活”。这句话也成了挂在工作室中醒目的座右铭。摆放在技能大师工作室里琳琅满目的专业书籍,如《焊工技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焊接词典》等,都默默见证了周树春的努力。   随着时间流逝,周树春经过刻苦的学习,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他不但成了公司技术精英,在专业学术领域也获得诸多成果:参与研制的《高炉炉顶钢圈安装、焊接施工工法》被评定为企业级工法;申报的7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编写的《气体保护焊接技术》被列入“国家示范学校专业建设系列教材”。其掌握的12种国际国内前沿焊接技术,提炼总结出的13种焊接操作方法等,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0万元。   从业20多年来,周树春焊接了上万条焊缝,掌握了带压堵漏焊接技术、高湿度管线钢焊接技术、铝合金焊接气孔防止技术、盲区焊接等绝活,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名扬全国乃至世界。以他名字命名的“西部铁军”――周树春焊接工程突击队,活跃在国内外各个项目现场,专门完成焊接工程中的“急难险重”任务。周树春分别获得全国、省、市以及中冶集团各种奖项50多项,证书堆起来差不多1米高。他是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人们都称这个奖项的获得者为工人“院士”。   焊工“大师”,在一次次重大工程的攻关中炼成。 41届世界技能大赛颁奖现场   匠心独运:点石成金破难题   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周树春先后参加了攀钢热轧板厂工程、昆钢焦炉工程、涟钢烧结机工程等上百个工程的焊接作业。从业主的质疑挑剔到放心托付,周树春靠的是手上一把焊枪和内心钻研的坚持。   由于周树春技术过硬、作风顽强,他经常从一个工地,被安排到另一个工地。无论在哪里,他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拼搏。1997年,还在攀钢冷轧干活的周树春接到紧急通知,连夜赶往昆钢棒材加热炉检修现场。   周树春赶到时,刚停下来的炉子温度有300多度,用了十多个风机降温,可炉内温度还是有70多度,无奈之下,抢修小组只能在炉膛下面垫了一层木板防止脚部烧伤,当时的木板还冒着白烟,周树春穿上打湿的棉衣毅然钻进了加热炉。经过反复地进出,脚底烫起了一层水泡,周树春终于提前4小时完成了任务。   还有一次是在2005年,正在广州进行不锈钢焊接的周树春,同样接到了紧急通知,火速增援攀枝花钢企白马球团工程回转窑焊接施工。周树春带领7名焊工,吃住在现场,连班作业,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焊接任务。这一仗下来,他瘦了好几斤。像这样的事,不知发生在他身上有多少次,可他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   “焊接是个苦工种,焊接时产生的烟尘、粉尘,包括电弧光,对人体的伤害特别大;焊接也是毫秒艺术,干这个活不仅心要细、手要稳,速度还要快。所以,有时哪怕几百摄氏度高温的火星飞溅到身上,你也得忍着把活儿干完。”   在问及“当一名焊接工人是否觉得辛苦”时,周树春如是答道。   求索不止:探寻焊接新天地   拥有了过硬的焊接技艺,周树春开始思考:除了平时经常应用的焊接方法,还有许多工程由于环境恶劣,焊接工作很难开展,要想更好地进行焊接工作,必须勇于面对复杂艰苦的工程实践。 周树春在施工现场挥汗如雨   在昆钢高炉工程焊接施工过程中,作业面狭窄、焊口隐蔽、管道内空气流动性大等难题令其他焊工踌躇为难。此时的周树春毫不犹豫,主动请缨,他凭借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高超技艺,大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