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干达天空下》:多重主题的诗性灵魂救赎之旅.doc
《乌干达天空下》:多重主题的诗性灵魂救赎之旅
纪录片《乌干达天空下》拍摄于2005年非洲北乌干达的政府保护营。影片以帕东哥国小的孩子们第一次前往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参加全国音乐节比赛为主线。其中穿插了三位小选手泪述的战乱遭遇。影片以乌干达残酷的内战为背景,展现了充满希望的乐舞比赛之旅,并向观众展示内战地区的孩子们内心的坚强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一、 并置的多重主题叙事
(一)美与残酷
音乐与战争的对立与融合是这部影片特有的基调,音乐与战争分别代表着美与残酷,表面看来二者是完全对立的,事实上,它们却能像菊与刀一样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北乌干达地区有160多万人、20万儿童在圣主抵抗军近20年的叛乱活动中,被迫远离家园、沦落为孤儿。政府勒令人们在48小时内撤离故土,入驻保护营。战乱中,成人被肆意杀戮,儿童被虏,被训练成为叛军的杀人机器。当影片主人公追溯自己的童年时,便揭开了故事的沉重底色。心理学指出,人具有规避痛苦,寻求快乐的本能。因此,镜头也会适时切回到音乐比赛训练的场景中,我们可以开始听闻孩子们唇齿间的歌声、欣赏他们手足间的舞姿,这是他们摒弃苦难,追寻快乐与信心的途径,也是抚慰观众心灵的画面。随着场景适时调度,音乐的美好与战争的丑恶来回博弈,当帕东哥乐团的孩子手捧胜利的奖杯时,丑恶被远远甩在了身后。
(二)麻木与觉醒
影片开始,有这样一幕:政府保护营内人们聚集在营地里,翘首期盼着政府与国际组织的救援物品。人群中几乎不见男丁,女人们则麻木地伫立成队,而一律剔着光头、衣衫褴褛的儿童在嬉笑玩闹,一切都是简陋贫困、百无聊赖的生活写照。但是,一场国家音乐大赛让帕东哥国小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政府派来了音乐家与音乐老师给予帕东哥更为专业的指导,这令乐团的孩子十分欣喜与振奋。由此可见战区大多数人的麻木与被动和帕东哥国小的积极与觉醒形成了鲜明对比。影片从头至尾未曾流露上一辈人的声音,总是孩子在讲述上一辈人的苦难。楠西与母亲第一次来到父亲的墓前,楠西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哭倒在墓前,而母亲则冷静地安慰她,木然的脸上呈现着一种悲剧性的色彩。强烈的反差,不禁让人担忧:北乌干达的孩子会不会有一日也消磨成这般隐忍、麻木?他们能改写自己的命运吗?随着剧情的发展,帕东哥乐团不断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这次比赛之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楠西、多米尼克、罗丝都找到了自信与方向,片尾描绘了这三位主人公各自规划了人生蓝图,并已经开始书写新的人生。影片也借此诗意化的描绘来呼吁麻木的人们,只有积极与坚定才能换来真正的重生。
(三)自信与自卑
帕东哥国小在坎帕拉遇到了很多发达地区的参赛队,他们衣着整齐、华丽,训练有素,个个脸上扬着自信的阳光,这让帕东哥国小的孩子们倍感失落与压力。夜间他们依偎在一起,席地而睡,安静而落寞,接着他们登上舞台。这样的对比将帕东哥国小置入窘境,不确定性制造了强大的悬念,深化了戏剧冲突。又如,帕东哥国小的孩子们站在这座城市的高楼下仰望时,尤显他们的自卑与渺小,足以引起了观众的同情与疑虑,开始担忧他们的未来。最终帕东哥带回了传统舞项目的冠军奖杯,这是帕东哥付出了诸多努力、克服了诸多困难才收获的荣誉。本片中的主人公们最后也都战胜了自卑,获得了自信,开始寻找自己的艳阳天。可见,摆脱自卑、自信自立,是必然的选择。
二、 音乐的灵魂救赎之旅
贯穿始终的阿秋利部落民族音乐是影片的核心灵魂。正如主人公所言:“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要有音乐,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音乐生活就变得很好,所以想要成为音乐的一部分。”音乐在这片战乱的天空下催生,却未能消减战争的罪恶。本片中,歌舞、乐器等客观音乐贯穿首尾。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主人公罗丝的哼唱。她曾目睹母亲的头颅被煮食,沦为遗孤后,在保护营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罗丝每天身缠繁重的家务,在劳作和休息间经常哼唱着优美的小曲,然而音乐对于她来说是心灵的救赎。多米尼克是一个极具演奏天份的男孩,他想成为这个国家最棒的木琴演奏家。他常在难民营附近的大树下敲打木琴。他的木琴原始而简陋,就是用麻绳绑起来的几块木块,可在多米尼克的手下真的产生了韵律和节奏,这是一种纯粹的、原始的生命音律。最后帕东哥国小的传统歌舞表演尤为精彩。他们抖动肩膀、躬身微笑、击鼓歌唱,这是一种复杂交错的节奏,孩子们踏着鼓点极强的舞步,身着土著演出服,极具民族特色。他们的歌声、鼓声、琴声虽然不像《黄河颂》一般气势磅礴、嘹亮壮阔,不像《马赛曲》那样可以雕琢出战争历史的浮雕,可是在这里,音乐最伟大的意义是忘却。就像多米尼克说的:“当我敲起木琴时,会使我忘记过去不好的经历。”音乐为这帮难民营儿童疗伤的同时也点燃了他们的生命之光,为他们的心灵找到了一个没有战争的居所。
主观音乐在影片叙事上也起到了有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用电器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小米家电业务复盘.pdf VIP
- 2025中小学学校教材教辅征订管理工作方案.doc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常见故障及应急处理.docx VIP
- 2024秋新部编人教版5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优秀课件.docx VIP
- 幼儿园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docx VIP
- 《序篇-不忘初心》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鉴赏.pptx VIP
- NB_T 20038-2011 核空气和气体处理规范 设计和制造通用要求.pdf VIP
-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一册教程.pdf VIP
- 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5页).doc VIP
- 融通集团社招笔试题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