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者先行 与默俱进;内容概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和现状;2012年10月20日
止于初次骨折
-- 使初次骨折成为最后一次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一种“常见病”;我国众多中老年人群受骨质疏松性骨折所累;北京50岁以上男性髋部骨折发病率
-新的调查结果;90-92;中国髋部骨折医疗费用;髋部骨折住院治疗时间长于心脏病和癌症;髋部骨折住院治疗时间长于心脏病和癌症;骨质疏松的疾病负担超过肺癌以外的所有癌症;1年内再次骨折风险极高;积极预防二次骨折对节约医疗资源无比关键;手术成功并非终点:积极抗骨松治疗是二级预防的关键;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治疗目标;问 题?;骨折发生因素;NJEM 2007;骨密度在预测二次骨折中作用荟萃分析纳入11项队列研究,包含15259例男性和44902例女性,研究骨折史对骨折风险的影响;DXA检测骨密度在评估疗效中地位是不容争议;药物治疗后能预防骨折体现因素;骨转换指标的评估是目前临床唯一能了解骨质量的手段; 关注骨转换指标检测的重要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转换存在异常;;;骨折进一步对骨转换造成不良影响;若不纠正高骨转换,二次骨折风险仍然存在甚至更高前瞻性队列研究,2245例社区女性和1760例男性,随访16年,主要观察终点为再发骨折与初次骨折的风险;抗骨质疏松药物和钙剂联用通过改善骨吸收-降低骨折风险;骨转换指标可通过快速疗效反馈影响患者依从性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盲法研究纳入2382例松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钙剂500mg/日,维生素D 400IU/日和利塞膦酸钠5mg/日治疗一年。;对骨转换指标的监测不仅可以实现早期疗效评估,更提供了随访机会;预防骨折应该是综合干预和随访的过程;预防骨折是需要长期治疗和提高依从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后续管理;首先呼吁我们骨科医生重视骨折后后续治疗;当前医疗差距:全球共同面临难题;;传统诊疗模式上的矛盾进一步阻碍了患者管理;提高骨松骨折药物治疗率需解决的两个问题;骨折本身相比骨质疏松更加预示着风险的存在连续性纳入1年内568例急诊室或院内的50??以上的骨折患者,对其进行骨-和跌倒相关风险分析和骨密度检测;骨折患者是抗骨松治疗的最重要对象;多数高危患者错过了院内诊疗的唯一机会;骨松骨折患者管理目前的困境;建立骨折后的联合管理模式是加强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续治疗的有效措施;联合管理模式中骨质疏松专业医生的作用;联合管理模式已被证实有效提高骨松骨折后的诊疗率 联合管理模式于1999-2000年在英国格拉斯哥市启动,首18个月内,共4671例50岁以上髋部等部位骨折患者接受了骨专科护士的评估;解决:骨质疏松性骨折管理中另一个困境;缺乏疗效反馈与随访不足是依从性差的重要因素;联合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实现患者获益;;Thank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