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度 | 瑞士“老年寓所”观察
为了应对老龄化人口的问题,对于老年寓所的兴建已经形成统一观点,问题仅仅在于如何落实,如何设计。目前欧洲,日本对于老年住所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做法,非常值得国内借鉴。
瑞士目前正向老年化社会迈进,65岁(男性退休年龄)以上人口为16%,到2030年将达到25%。而我国目前60岁(男性退休年龄)以上人口,其数字是15%,与瑞士相当。
老年寓所的社会定义和设计定义
“老年寓所”不是专业词汇。在瑞士,与老年相关的住宅有如下几个名词:Altersheim, Pflegeheim, Pflegezentrum, Seniorenzentrum, Alterszentrum, Seniorenresidenz, Alterswohnung, Alterspsychiatrie 等8种。这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老人的“自理能力”。以psychiatrie结尾的是有智障或基本不能自理的,这个介于精神病院、临终关怀与老人院之间的类型目前国内没有,国内以住院和个人护工的形式解决;以zentrum和heim结尾的基本相当于国内的“养老院”,中心提供部分护理,以及酒店式公寓类型的服务;以Residenz和Wohnung结尾的与国内的“老年公寓”完全相当,老人能够完全自理,与普通商品房性质一样,但购买和入住需要资质。
但是从设计的角度,老年寓所只分两大类,一个是有商品房特征的“老年公寓”,另一个是有福利性质的“养老院”。其主要设计区别是居住指标。
老年公寓
以Residenz和Wohnung结尾的“老年公寓”一般面积在50到60平方米之间,适合老两口居住。其格局一般是一室一厅,但其与商业住宅不同的是“交通空间”,所有住户由走廊联通,并非“一梯几户”的商业住宅模式。
以苏黎世的Seniorenresidenz Spirgarten为例,其首层有餐厅,咖啡,会客厅,洗衣室,活动间的空间。上面为住户:有8个单间(1 Zimmer),56个一室一厅(2 Zimmer),还有4个两室一厅(3 Zimmer)。户型如下: 建筑标准层有两个公共楼梯,走廊有两处放大,并形成公共起居空间:
另外一个著名的例子是Zumthor在Chur设计的Altersheim。这个项目1993年建成,当时定义还相对宽泛,其实这个建筑属于老年公寓。这个建筑只有22间一室一厅户型,并没有公共服务区,为纯住宅这个建筑的特殊之处是走廊,Zumthor将其设计的???常宽,这使得走廊成为了交流空间。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note/216963631/),其非常符合瑞士“熟人社会”的社交特点,整个建筑充满生活气息。另外一个比较有现实意义的是pool Architekten设计的Siedlung Frieden。这是一个融合了老年住宅、幼儿园、儿童乐园的综合体。其户型设计并不出彩,但是这种混合的开发形式非常值得借鉴。
老年公寓的设计特点
关于老年公寓的设计,仅有的规律一个是走廊式布局,可以增加交流。但其前提是暗厨房,但新出现的一些“走廊和房间”分开布置的案例解决了这个问题。另一个规律是阳台,总的来说采用的是凹阳台(loggia),即使采用凸阳台(balkon)也要有封闭实墙。这和防寒关系较大,但却是很奢侈的设计。(这种凹阳台设计在欧洲有悠久传统,但是现代凹阳台来源于瑞士山区肺结核疗养院。当年的疗养院房间需要配备与室内空间同等大小的室外床位,以供肺结核病人在洁净干燥空气中休息治疗)
但这随之而来牵扯到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即私自封闭阳台,用来堆放杂物和晾衣服。瑞士因为有足够大的人均使用面积,且干燥的气候适合阴干衣服,同时有完备的有机垃圾处理方法,所以没人占用阳台。但在中国的潮湿气候区,必要的室外晾衣空间必须予以重点考虑(张斌老师正在进行的上海田林社区住宅研究中,已经涉及到晾衣空间的布置),垃圾暂时存放点也是设计重点(在这些方面,周燕珉老师已经有相关研究成果,例如在楼梯间半层处设置垃圾暂存处等)。总的来说,老年公寓并非设计出彩的领域,其建设量不大,也未必有固定模式,其更需要的是准确的“市场定位”。所以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主要来自于甲方的水平,其策划,管理,服务,物业的水平,往往决定了其实际使用情况。从这个角度讲,其更像是一种为某些特定人群设计的半市场化的住宅,可以与社会住宅,廉租房进行类比。
养老院
除老年公寓外,其他所有“养老院”的居住单元都是一种模式,跟“酒店客房”和“医院单间”类似。居住单元为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餐厅,活动室等公共设施都位于一楼。作为一种新的居住类型,瑞士的探索是从近10年开始的。跟之前讲过的学校一样(中瑞学校平面小比较 /note/448095001/),这期间同样出现了一种集中探索的状态。最后的探索结晶就是一系列媒体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