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措施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张立新 胜利农场农业科 一 优质高产大豆生产指标 1、产量指标:大垄密180公斤,三垄栽培160公斤/亩。 2、产品品质:净度98%以上,粒型整齐,无病粒 、无虫蚀、无破碎,种皮光亮。蛋白质、脂肪干基含量符合GB新行业标准。 二 技术指标 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采用大垄和缩垄增行技术模式,以优质良种、立体施肥、大机械统一作业、航化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组装,实现大豆高产、优质、高效。 1 品种选择 1.1 大垄密:红丰11、合丰47、合丰50 1.2 缩垄增行:绥农15、绥农14、合丰55 2 种子精选处理 2.1 种子精选:播前进行机械分级和人工粒选,精选后达到纯度﹥99%、净度﹥98%、芽率﹥95%、水分﹤13.5%。粒型均匀一致。 2.2 种子处理:用八一农大35%多克福种衣剂拌种,按种子量的1.2-1.5%包衣机包衣,种子包衣要均匀一致。 3 轮作与耕作 3.1 实行麦-玉-豆、经-玉-豆三区科学轮作制度,不重不迎。 3.2 100%秸杆还田 3.3 耕作标准 3.3.1 深:免耕深松。采用鹅掌式深松犁或者框架式深松犁,深松深度35-40厘米,框架式深松犁必须带侧翼,深松不留暗格子,30厘米耕层内土层全面松动。 3.3.2 透:重耙深度16厘米,轻耙深度14厘米。 3.3.3 碎:春整地20厘米耕层内每平方米大于3厘米土块不超过3个,秋整地20厘米耕层内每平方米大于5厘米土块不超过3个。 3.3.4 平:重耙及轻耙、平地斜向作业,与播种方向成45度角,10米幅宽内高低差不超过5厘米。 3.3.5 净:秸杆粉碎抛洒均匀,基础耕作全田整齐均匀一致。 3.3.6 墒:选择适宜的时期作业,禁止湿整、湿耕。 3.3.7 “五边”标准到位,误差不超过10厘米。大马力轮式拖拉机枕地线6米。 3.3.8 百米弯曲度不超过10厘米,往复结合线重复10厘米。 3.4 起垄标准 3.4.1 大垄以136厘米和110厘米行距为主,缩垄增行以65厘米为主。 3.4.2 垄型标准:“直”百米弯曲度不超过10厘米;“高”大垄垄高25厘米,缩垄增行垄高18厘米;“平”大垄形成园头大垄,小垄形成尖垄,垄高一致。 3.4.3 枕地整齐,到头到边,往复结合误差不小于3厘米。 4 施肥标准 以测土配方施肥为基础,以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数量,推荐常规商品施用总量18-20公斤,其中二铵10-12公斤、尿素3-4公斤、硫酸钾5公斤,N:P:K=1:1.2-1.5:0.4,肥料分二层施入,第一层为种肥,种下3-5厘米,可施二铵3-5公斤,其余施入种下8-10厘米。 5 播种标准 5.1 播期:以0-5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7℃即开始播种,正常年份中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5月1-10日,中早熟品种5月10-20日。 5.2 密度:大垄密栽培密度为每亩2.2-2.7万株,缩垄增行密度为每亩1.8-2.0万株。 5.3 播深:根据土壤墒情,播深镇压后3-4厘米。 5.4 播种到头到边,地头整齐。 5.5 缩垄增行可采取二次施肥措施,在大豆4-6片复叶时,用播种机在根际外测试尿素3-5公斤/亩,中耕覆土。 6 田间管理 6.1 化学灭草 按照质量效益方案要求,实施化学除草与机械除草相结合的方法,坚持以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严禁使用残留量大和对农作物不安全的农药,杜绝重复施药。严禁使用长残留农药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配方 96%金都尔+48%广灭灵,每公顷1.2-2.0升+1.0-1.2公斤。 96%金都尔+70%赛克,每公顷1.2-2.0升+0.4-0.6公斤。 90%禾耐斯+48%广灭灵+70%赛克,每公顷1.5升+1.0公斤+0.4公斤 6.2 中耕 生育期中耕3-4次,同时适时进行旋转锄或人工除草。播后苗前提早进行垄沟深松、放寒增温。 第1遍中耕:深度30厘米以上,深松放寒,要带中耕护苗板,大钩子带小鸭掌。 第2-3遍中耕:深度20-22厘米,苗小带护苗板,带三杆尺。 第3-4遍中耕:施肥培土,封垄。达到封垄标准,有培土板。 6.3 叶面追肥 第一次大豆3-4叶期 亩用尿素6两+磷酸二氢钾3两+酿造米醋2两。 第二次大豆盛花期 亩用磷酸二氢钾4两+益微增产菌20毫升+酿造米醋2两。 6.4 病虫害的防治 6.4.1 大豆蚜虫:达到防治指标可用40%氯化乐果乳油150克/亩防治。 6.4.2 食心虫:在防治适期内,用2.5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