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理》部分内容.doc
第三章海岸及海域
第一节海域环境
一、海域范围
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域。在地理位置上,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介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自北向南略呈弧形展布,总面积约4730000平方千米、
根据海域的地理位置、地理轮廓、海洋物理性质、生物体系、海底地貌等因素所表现的差异,中国近海可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域。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是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黄海与东海硷分界线是西起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东海与南海之间的分界线,由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连线。
渤海
渤海面积8X104km2,渤海深入中国内陆,三面为陆地包围,是我国的内海。渤海分为五部分,包括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中部的中央盆地以及东部的渤海海峡。渤海海峡宽约57mite,庙岛列岛南北排列,把海峡分隔成六个主要水道,北面的老铁山水道较宽,局部出现水深80m左右的冲刷潮沟,是黄海水进入渤海的重要通道。 渤海平均水深18m,深度小于30m的范围占总面积的95%。坡度平缓,是一个近封闭的浅海。
黄海
黄海面积约38X104km2,平均水深44m。以山东半岛东端成山角与朝鲜半岛长山串连线,可将黄海分为北,南两部分,北黄海平均深38m,南黄海平均深46m。最深处在济州岛北,约为140m
黄海的北侧、西侧为中国大陆,东侧为朝鲜半岛,东南通过济州海峡、朝鲜海峡与日本海相通,南与东海相连。是—·个半封闭的浅海。水文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大陆的影响。(三)(三)东海
东海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面积77X104hn/。
东海绝大部分处于陆架区,平均水深349m,大陆架由海岸向东南缓缓倾斜,水下三角洲古河道等保存完好。台湾岛与日本五岛列岛一线的东南侧为大陆坡和冲绳海槽,其最深点为2719m。
东海的海湾以杭州湾为最大。岛屿有台湾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南海
南海北临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大巽他群岛,东邻菲律宾群岛,西为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东经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与太平洋相通,东面以民都洛海峡、巴拉巴克海峡与苏禄海相连,再经苏拉威西海通太平洋;南部通过卡里马塔海峡、加斯帕海峡与爪畦海相接;西南通过马六峡海峡与安达曼海、印度洋相接。
南海面积约350XlOnkm2,是一个由周边向中心有较大坡降的菱形海盆。平均深度1212m,周围的大陆架以西北、西南部最宽,而东、西两侧较窄。大陆架以下为阶梯状大陆坡,坡麓分布有深的海沟、海槽;大陆坡向下为水深大刁:3500m的中央盆地,最深处达5377m。
台湾岛以东太平洋海区
台湾岛以东海区处于菲律宾海盆西北部。台湾岛东侧为狭窄的陆架,陆架外侧是陡窄的大陆坡直临海沟或洋底,表现为陡立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而存的特征。由于位于西太平洋新期构造活动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海底地貌
渤黄东海海盆,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南海海盆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地带。这些板块的运动建造了中国海域的地质格局。在此基础上,环海的陆地上的河流把丰富的物质输送人海,沉积到海底,进一步改造了海底的形态。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渐趋加深。若将海南岛南侧经台湾岛至五岛列岛连成一线,则此线的西北部分构成平缓的大陆架区,而此线东南,则为地形复杂的大陆坡、海槽、深海盆以及岛缘大陆架。
大陆架
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区之一,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约有2/3在大陆架上,其外缘转折点水深约在100—170m,大陆架宽度为240—650kin,是亚洲东部最宽广的大陆架。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1/2以上,两广沿岸大陆架宽约180—260kin,转折点水深150—200m。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公里。
中国沿海大陆架发育的有利条件宅要是:
丰富的物质来源。中国沿海大陆架主要由输沙量高的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从大陆冲刷搬运人海的泥沙堆积而成。其次是从岛屿上冲刷与生物成因的物质堆积。
水下隆脊所围限的盆地地形。水下隆脊大体呈北东向,主要有:
①前古生代基底的与胶辽隆起相连的渤海海峡水下隆脊,庙岛列岛为其高于水面的部分。
②中生代基底的与浙闽—朝鲜半岛隆起带相连的水下隆脊。浙闽沿海的岛屿与济州岛等均属此隆脊出露水耐的部分。
③新生代基底的东海陆架边缘隆褶带,即台湾褶皱带。
此外,台湾南端至海南岛东南大陆架边缘亦有一水下隆脊,位于其北侧的有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位于其南侧的有莺歌海盆地、西沙盆地。
这些隆脊内侧的断陷盆地,在第三、第四纪时为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