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马克·吐温;
; 某一个“愚人节”,有人为了戏弄马克·吐温,在纽约的一家报纸上报道说他死了。结果,马克·吐温的亲戚朋友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吊丧。当他们来到马克·吐温家的时候,只见马克·吐温正在写作。亲戚朋友们先是一惊,接着都齐声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马克·吐温豪无怒色,幽默地说:“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别人事前告知他此 地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如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结果那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 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灭蚊防蚊的工作。
?
; 马克·吐温,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也是一位负有盛名的幽默和讽刺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或“美国文坛巨子”. 一生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政论,杂文,游记等,全集共25卷。主要作品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1.给下列字注音。
成捆( ) 涉( )水 粗糙( )
滑稽( ) 撰( )文 嘲( )笑
戏谑( ) 刮( )目相看
言简意赅( ) 乳臭( )未干
揪( )了揪 嘲( )讽
趾( )高气扬 猝( )不及防
;2.积累下列词语。
[粗糙] 不精细,不细致。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猝不及防] 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猝,突然,出乎意料。
[俗不可耐] 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
[言简意赅] 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赅,完备。
[戏谑] 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毫不气馁] 一点也没失掉信心和勇气。气馁,失掉勇气。
[慧眼识珠] 敏锐的眼光识别出珍贵的东西。慧眼,原是佛教用语,指能认识到过去未来的眼力,今泛指敏锐的眼力。珠,珍珠,比喻珍贵的东西。
[吃闭门羹] 文中是“拒绝,没有答应”的意思。
;1.马克·吐温在他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哪些事?作者怎样安排这几件事?
2.那些被“我”讽刺的人有何反应?
3.这次尝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讽刺希金斯投河自杀及一家报纸的编辑(详)
2.嘲笑两个知名人士的错误行为(略)
3.挖苦一个新来的外乡人(详);a.刮目相看
b.报纸畅销
a.希金斯离开
b.裁缝动身南方去了
c.两个被嘲讽的人激怒而去;3.“我”讽刺希金斯、知名人士和新来外乡人的原因、想法、过程和内容?; 事件;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内容。
第一层(1~3自然段):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第二层(4自然段):撰文嘲笑两名知名人士。
第三层(5自然段):给一个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第二部分(6、7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时间:夏天的一个吉日.
地点:汉尼巴尔周报报社.
人物:“我”,叔父,希金斯,两位知名人士,新来的外乡人.
事件的起因:叔父外出一周,临行前交代“我”编一期周报.
经过:“我”撰文讽刺希金斯投河,嘲笑两个知名人士,挖苦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将其发表在汉尼巴尔周报的同一期上.
结果:这一期报纸的销量大增,周围的人对“我”刮目相看.
; 1.他每周都给报纸写一首新颖的“诗”,表达他的最新感受。(“诗”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加上引号,就有了讽刺意味:他写的诗,并不像诗。
2.我们发表这样的东西,仅此一次;但希望戈登·朗内尔斯先生明白,我们是在极力忍耐着的。(“仅”和“但”在句中的作用是什么?)
※加强了文章的幽默感。言外之意是:我们以后是不会再发表这样拙劣的诗了。
3、作者的语言是幽默诙谐而带有讽刺性,你能举例说明吗? ?
; *敢想敢说,有正义感,说真话。
*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善于在实践中提升文学才华,善于抓住机会推销自己。
语言诙谐、幽默。
做事写文有创意。
;再 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