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O2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NO2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doc
NO2的危害及治理
目 录
一、NO2的概念3
二、NO2的简介4
三、NO2的理化特性4
四、NO2的来源4
五、NO2的危害4
六 NO2 净化治理8
九、参考文献11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工业化,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态环境却在不断的恶化。从酸雨严重化、广泛化,到光化学烟雾事件,NO2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越来越大了。对含NO2的废气的净化治理已刻不容缓。本文着重研究NO2的危害及治理
关键词 NO2;酸雨;光化学烟雾;健康;危害;烟气脱硝技术
前言
含氮化合物在人类及自然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由于人类的生态环保意不够,很多人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去谋取经济利益,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远远高于了其自净化能力,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在遭受了大自然的惩罚时,我们不得不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力图改善已被恶化的环境。
一、NO2的概念PAGE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氧化氮
化学品英文名称:nitrogen dioxide
分子式: NO2
分子量: 46.01
分子结构: 二氧化氮 分子是V形分子、极性分子。
二氧化氮 (NO2)在21.1℃温度时为红棕色刺鼻气体.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在21.1℃以下时呈暗褐色液体。在-ll℃以下温度时为无色固体,加压液体为四氧化二氮。分子量92,熔点-11.2℃,沸点 21.2℃,蒸气压101.3lkPa(2l℃),溶于碱、 HYPERLINK /view/332688.htm \t _blank 二硫化碳和 HYPERLINK /view/27713.htm \t _blank 氯仿,易溶于水。性质较稳定。
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 HYPERLINK /view/48841.htm \t _blank 硝酸
3NO2+H2O=====2HNO3+NO
4NO2+2H2O+O2=====4HNO3
但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并不会完全反应,所以会有少量二氧化氮分子存在,为黄色.
因此硝酸溶液会呈现黄色.这个反应可以认为其为可逆反应,因为硝酸同时会分解。二、NO2的简介
又称为过氧化氮,是大π键结构的典型分子。大π键含有三个电子,其中两个进入成键π轨道,一个进入反键π轨道。二氧化氮室温下为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且具有刺激性气味。吸入二氧化氮可能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由于其结构的不稳定性,通常情况下与其二聚体形式—— HYPERLINK /view/1095660.htm \t _blank 四氧化二氮(无色气体)混合存在,构成一种平衡态混合物。二氧化氮转化而四氧化二氮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二氧化氮合成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四氧化二氮合成的方向移动。
三、NO2的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的NO2
外观与性状: 黄褐色液体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 -9.3
沸点(℃): 22.4
相对密度(水=1): 1.4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2
饱和蒸气压(kPa): 101.32(22℃)
临界温度(℃): 158
临界压力(MPa): 10.13
溶解性: 溶于水。
主要用途: 用于制硝酸、 HYPERLINK /view/147297.htm \t _blank 硝化剂、 HYPERLINK /view/139716.htm \t _blank 氧化剂、 HYPERLINK /view/62440.htm \t _blank 催化剂、丙烯酸酯聚合抑制剂等。
四、NO2的来源
二氧化氮除自然来源外,主要来自于 HYPERLINK /view/810216.htm \t _blank 燃料的燃烧、城市 HYPERLINK /view/271516.htm \t _blank 汽车尾气。此外,工业生产过程也可产生一些二氧化氮。据估计,全世界人为污染每年排出的氮氧化物大约为5300万吨。
另外,闪电也可以产生NO2,在闪电时,由于空气中电场极强,空气分子被撕裂而导电,雷电电流通过时产生大量的热,使已经呈游离状态的空气成分N2、O2结合。
N2+O2===2NO,NO进一步与空气中O2反应,生成NO2 2NO+O2===2NO2,NO2与云结合成HNO3,3NO2+H2O=2HNO3+NO,与雨水一起落下,成为天然 HYPERLINK /view/536764.htm \t _blank 氮肥五、NO2的危害
它是酸雨的来源之一
酸雨:主要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其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