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新《病毒学》第二十七章 逆转录病毒 HIV.pptVIP

陈庆新《病毒学》第二十七章 逆转录病毒 HIV.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逆转录病毒;教学要求:; 逆转录病毒: 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的RNA病毒。 ;人类嗜T细胞病毒 (HTLV) 为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是人类艾滋病的病原体;共同特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病原体 艾滋病即AIDS的音译;【发现、命名】 1981年:美国首次报道AIDS;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次分离到1株逆转录病毒, 称为淋巴结肿大相关病毒(LAV); 198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也分离几株,称 为人类嗜TC病毒III型(HTLV-III); 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二者统一命名为HIV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右)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左)和吕克·蒙塔尼(中)。 ;French scientists Francoise Barre-Sinoussi (L) and Luc Montagnier (R) ;2008 Nobel prize for medicine this year has been awarded to 192 persons since 1901, Three scientists split the 2008 Nobel Prize in physiciology or medicine for their discovery of HIV and HPV. ; ;【我国目前流行情况】我国自1985年6月发现1例输入性病例开始,至今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发现HIV感染者。 人数: 截至2009年11月30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319877例, 其中艾滋病病人102323 例;报告死亡49845例 ,估计中国爱滋病病毒感染者近74万,艾滋病人10.5万。 流行趋势:开始从吸毒、卖淫等易感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 传播途径:; ;中国艾滋病病毒主要流行区;Distribution of HIV Infections by Age;A Generation Lost 一代人的丧失;一、HIV的生物学性状;1、形态和结构 形态: HIV呈球形,直径80~120nm 结构: 核心含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基因组和包膜外的核衣壳蛋白(p7)、衣壳蛋白(p24),并携带反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 ;结 构 ;*gp120 病毒的表面糖蛋白,与病毒吸附有关,有中和抗原位位点,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易发生变异,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清除。 *gp41 为跨膜蛋白,介导病毒包膜与宿 主细胞膜的融合。;P55;HIV基因及其编码蛋白;2、HIV的复制;装配成核衣壳;HIV的感染过程;Viral RNA (yellow) DNA (blue);Integration of Viral DNA ;Transcription: Back to RNA ;Translation: RNA Proteins ;Viral Protease ;HIV budding from human lymph tissue ;3、分型;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100℃ 20min 化学消毒剂:0.5%次氯酸纳、0.1%漂白粉、70%乙醇、0.3%过氧化氢、2%戊二醛等处理 10-20min均能灭活病毒。 室温(20℃-22℃)可存活15天 ;6、HIV靶细胞及受体;HIV受体;Mechanism of HIV-1 cell entry;The green particles are the HIV virus infecting the T helper cells.;7、HIV 培养: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2)血液传播:医源性 吸毒者;3、HIV的致病机制; (1)CD4+细胞受损; (2)HIV干扰T细胞的抗原识别; (3)H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