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曲线箱梁预应力的伸长值分析及施工控制.doc

曲线箱梁预应力的伸长值分析及施工控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线箱梁预应力的伸长值分析及施工控制.doc

曲线箱梁预应力的伸长值分析及施工控制 【摘要】针对苏州市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糖坊湾桥工程,现浇连续箱梁半径为160米,研究小半径曲线箱梁中的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分析及相应的施工控制。 ?【关键词】◎ 曲线箱梁; ◎ 预应力 ◎ 伸长值 ◎ 施工控制 1、工程概况 ?糖坊湾桥为苏州市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环城路上的节点工程。桥梁位于环城河东北角,跨越糖坊湾,是一座中心线圆弧半径r=160米的弯桥。桥梁为双幅,分内外两幅,全桥总长253.71米。主跨上部结构为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弯道内侧跨径布置34.62+41.96+36.15+20.98m,外侧桥中心跨径布置为: 19.10+28.62+38.21+28.65+19.10m。箱梁采用单箱三室斜腹板断面。 ?预应力束为曲线束,集中布置在箱梁腹板内,平面曲率与腹板曲率一致。预应力束采用两端张拉方式,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ry=0.75×1860=1395mpa。预应力束采用ф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 mpa。锚具采用ovm群锚体系。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 ? 2、预应力筋伸长值分析 ?2.1理论伸长量计算 ?本工程预应力筋是由多段曲线段和直线段组成的曲线,张拉伸长值根据下列公式分段计算。 ? 其中:末端应力σi2=σi1×e-( kl+μθ) 式中:σi1,σi2—为第i段两端的应力 li—为第i段预应力筋长度 ?举例说明:本工程外侧箱梁腹板中对称布置的n1束,其预应力束空间布置如下图所示 ?对每一段微段用表1列出其长度及转角,计算出每一微段两端的应力值。再计算出相应的伸长值,然后叠加。 ?其中θ为空间转角,等于预应力束各微段相对前段的竖向偏角增量与水平偏角增量平方的和再开平方(相对于平面半径,长度较小的微段水平偏角增量可忽略不计)。 ?系数k、μ的取值参照表2, 考虑到小半径空间曲线管道摩阻较大,计算取k=0.001,μ=0.19。es根据设计图取1.95×105 mpa。 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ry=0.75×1860=1395mpa。 ?最终通过表1计算出n1束理论伸长值为0.4302×2=0.8604m,而设计图纸提供的n1理论伸长值为0.910m。产生差别的原因应该在于系数k和μ取值的不同。 2.2理论伸长量修正 ?由于实际材料的制造误差和其他因素,对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要予以修正。根据每跨采取的钢绞线批号可采用下式进行理论伸长量修正。 δl=(e设a设)/(e实a实)δl设 ?对于本工程采用的ф15.24钢绞线,设计图纸提供截面面积为140mm2,弹性模量为1.95×105 mpa。而本工程实践中的钢绞线在检测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钢绞线截面面积的偏差在1%~3%之间,弹性模量的偏差达到±5%。经过上式修正,理论伸长值会产生设计值的-8%~+4%的偏差。 n1束钢绞线根据检测报告实测截面面积为142mm2,弹性模量为1.98×105 mpa。经过修正后的理论伸长值为=(1.95×105×140)/(1.98×105×142)×0.8604m=0.8354m。 ?2.3实际伸长值计算 ?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再开始张拉和量测伸长值。实际伸长值除张拉时量测的伸长值外,还应加上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实际伸长值的计算公式为: δl=δl1+δl2 ?式 中:δ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之间的实测伸长值 δl2—初应力σ0时推算伸长值 ?本工程n1束10%σcon为初应力,103%σcon为最大张拉应力,实测伸长值记录见表3 ?根据计算公式,δl1=(138-60+145-17+98-21+90-28)+(141-70+130-14+76-22+95-20)=661mm,δl2=(90-28)+(95-20)=137mm。所以实测预应力伸长值为798mm。与修正后的理论伸长值偏差为-4.5%,符合规范±6%的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笔者发现张拉施工人员对初应力的伸长值有四种方法。第一种为直接量测法,初应力的伸长量为凭经验感觉预应力筋刚好拉紧后到张拉至初应力σ0时量测到的预应力筋的伸长量;第二种为直接计算法,初应力σ0的伸长量为(σ0/σcon)×δl(δl为理论伸长值);第三种为间接计算法,张拉过程中量测初应力σ0至张拉到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伸长值(δl?),初应力的伸长值取值为[σ0/(σcon-σ0)] ×δl?;第四种方法为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例如初应力σ0为10%σcon时,其伸长值采用由10%张拉到20%的伸长值。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