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泥砼路面断板维修工程实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砼路面断板维修工程实例分析.doc

水泥砼路面断板维修工程实例分析 1工程实例一      山西吉县-壶口线某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 1997年施工,工期45天, 路段长900 m, 路面宽9 m, 混凝土   板厚25 cm, 用C30水泥混凝土,要求施工时不中断交通。   原来沥青路面1993年10月完工, 由于原设计对旧路基处理以及水的危害考虑不周, 造成完工后该路段就出现路面损坏问题, 一直到1996年, 该路段沥青路面已完全损坏, 多处基层、 路基损坏严重, 已不能保证正常的交通运输。此次改建工程除混凝土面层外还包括: 清除旧基层和已损坏路基、新修河坝挡墙200 m、加高河坝挡墙300 m、回填整修路基130 m、新增管涵2道。为保证工程质量, 交通畅通, 按时完工, 施工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1保证路基基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标高的准确性   路右侧基层6 m宽、20 cm厚旧混凝土路面, 裂缝表面错台, 存在严重剥落, 裂块已活动,裂缝宽度大于5 mm。多处属严重断裂板。处理措施: 水泥浆注缝,清除活动板块, C20混凝土找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用沥青油毡隔离, 防止旧板裂缝向上延伸引起混凝土路面断板。    路左侧新修河坝挡墙回填采用手摆片石、粗砂注缝、水沉法密实。路左侧3.5 m宽,基层采用20 cm厚10号细石砂浆砌片石, C15碎石混凝土找平。    回填路基段和新设管涵部位均采用10号细石砂浆砌片石, C15碎石混凝土找平,不设基层。   1.2 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   1.2.1增设钢筋混凝土板   主要用在路左侧新修河坝挡墙段、新设管涵部位以及旧混凝土板破碎严重部位。   1.2.2严把材料质量关   水泥选用质量有保证的42.5#阳泉青山水泥, 按要求定期、分批检验。 砂采用河北正定粗颗粒黄砂, 全部过筛。石子选用阳泉公路分局巨城道班石场石子, 不同规格分仓堆放。水为当地泉水。   1.2.3严格配合比   按设计配合比试配, 试块13天~15天, 就能满足设计要求, 强度偏高。综合考虑工期和开放交通需要, 决定不做调整。现场配比按重量配合比进行,专人负责过秤。单位用水量根据昼夜温差经试验确定为3种, 全天分四个时段由工作人员按时调整。   1.2.4切缝时间、养护时间、开放交通时间的确定   日平均气温20℃左右, 拆模切缝时间定为24 h,根据试块试验数据, 养护时间定为7天, 开放交通时间定为13天~15天, 并依据开放交通时间合理划分施工段, 保证交通畅通。   1.2.5 严把各个环节,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搅拌时间、运料时间、现场摊铺、模板支设等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曾发生3次小事故, 石子规格与要求不符, 经连夜到石场检查, 发现筛网破损。及时补救, 未造成大的损失。发现一块断板, 经检查, 日气温发生变化, 切割时间偏迟, 也及时进行了调整。特别是有一次因下雨未能及时封头, 造成间隔时间超过初凝时间, 导致一块板全部报废, 花费16 h进行拆除返工。   该工程从1997年完工至今, 运行良好, 除施工期出现一块断板, 尚未出现任何病害。      2工程实例二      临汾-吉县公路改建工程(K0+000~K30+540)30.540 km,1998年10月开工,1999年10月竣工。改建后为二级公路,设计行车时速40 km /h,设计使用周期30年,路基宽8.5 m,路面宽8.0 m,路面结构为25 cm水泥混凝土面板+20 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 cm天然砂砾垫层。新建小桥2座,涵洞83道,增设部分防护、排水及安保工程。为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投资,按时完工, 施工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2.1保证路基最佳密实度   为使路基有良好的密实度和提高其强度,减少路基的塑性变形和渗透系数,从而增加稳定性,使填土层的沉降量减小到最低限度,结合施工单位的现有碾压设备,在填筑路基时采取“分层填筑”和“薄层多压”的做法,每层厚度不超过30 cm。曾在 K3+000~K3+100段填筑长100 m的试验段,层厚50 cm,填土层的土质为黏性土,用18T振动压路机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五遍后检测其压实度小于93%(达不到设计要求),继续碾压到10遍,再检测其压实度,发现无明显提高。相邻K3+100~K3+300段,层厚30 cm,填筑长度200 m,用同样的黏性土和碾压机械,当碾压至第四遍后,检测其压实度已达93%~95%(达到设计要求)。在有大吨位压实机械的条件下,如50T振动压路机,重夯以及强夯等,可适当增加每层的填筑厚度,具体的层厚应根据不同的机械经试验段确定。 为保证路基有均匀的强度,必须强调“分层填筑”,因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压实度要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