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巷道掘砌工安全培训教案汇编
煤矿巷道掘砌工安全培训教案
第一节?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方针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党和国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是强调安全、突出安全、安全优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求各级政府和煤矿领导及职工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要不断地查找隐患,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目标原则和手段措施的关系,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很难落实;坚持安全第一,才能自觉地或科学地预防,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只有坚持预防为主,才能消灭隐患,减少事故,才能做到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
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应做到以下三点:
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
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了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坚持以下各项措施:
强化安全法律观念。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加大煤矿安全监察力度。
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关口前移,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加大对事故责任人处罚力度。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煤矿体系主要内容有:
(1)法律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等。
(2)行政法规有《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矿山生产法实施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与处理规定》等。
(3)地方性法规有《***省矿山安全法实施办法》、《***省煤炭法实施办法》等。(4)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有《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管理办法》等。
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一)《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全体会议通过,于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共有七章97条。
(二)《矿山安全法》于1992年11月7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共有八章50条。
(三)《煤炭法》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12月1日起施行,是中国第一部煤炭法,该法共有八章81条。
(四)《煤炭安全监察条例》于2000年11月7日以国务院第296号命令颁布,于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共有五章50条。
(五)《煤矿安全规程》于2001年9月28日由国家煤矿煤矿监察局发布,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共有四章751条。
第二节 煤矿生产技术和安全常识
一、煤的形成和分类
Ⅰ、煤是由古代植物的遗体变化而成的。
它的形成分三个阶段:
①泥炭化阶段:
②煤化阶段:
③变质阶段:
Ⅱ、煤的分类
按照工业用途分:
①动力煤
②化工用煤
③炼焦煤
二、煤层的埋藏特征
Ⅰ、煤层的形态与结构
1.煤层的形态的概念以及分类:
煤层的形态——按煤层赋存的空间几何形态,可分三类:
①层状煤层——层位稳定、连续性好、厚度变化小、规律性较强的
煤层。
②似层状煤层——层位较稳定、有一定的连续性、厚度变化较大(藕节状、串珠状、瓜藤状)。
③非层状煤层——层位极不稳定,连续性很差,厚度变化很大(分叉、尘天、鸡窝状、扁豆状等)
2.煤层的结构的概念以及分类:
煤层的结构——按煤层中是否含有岩石夹层,可分两类:
①简单结构煤层。
②复杂结构煤层。
3.煤层厚度的定义以及分类
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层之间的距离。
A.它按结构分:
①总厚度——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和夹石层厚度总和。
②有益厚度——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厚度的总和。
③可采厚度——达到国家规定最低可采厚度以上的煤层或煤分层厚度之和。
B.煤层厚度直接影响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一般按厚度可分三种:
①薄煤层 1.3m
②中厚煤层 1.3~3.5m
③厚煤层 3.5m
另:习惯上把大于6m的煤层称为特厚煤层。
4. 煤层产状
煤形成时,层位都是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因受地壳运动等地质变化的影响,破坏了原来的层位,由水平状态变成倾斜或弯曲的形态。为了说明变化后层位的形态,因此我们就要用煤层产状三要素来描述煤层的产状。
A.煤层产状要素——煤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即三要素)。
①煤层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走向线延伸的方向叫煤层的走向。
②煤层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叫倾斜线。沿倾斜线由高向低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称倾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