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选编
13.第三段最后写道,“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法阻止崩塌的命运”。请具体说说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崩塌”。(4分) (1)过去的熟人不断地减少与老去; (2)小村的道路与房屋不断地让我陌生; (3)回家的速度变得非常快捷,与亲人的联系变得非常方便; (4)在第二故乡生根发芽,慢慢成为孩子的起点和圆心。 (每点1分,四点4分) 14.“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解释这句话在文中含意。(6分) (1)人生不能没有美好的回忆和精神追求; (2)美好的回忆和精神追求常常与现实有冲突,这种冲突会给人苦痛的感受; (3)人无法回避现实生活,一直生活在精神回忆中的人会更痛苦。 (每点2分,三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 15.本文题为“变奏的乡愁”,说说作者表达了哪些形态的乡愁,并简析其具体内容。(6分) (1)地理(或“空间”)意义上的乡愁:对故乡(出生地)的思念,由浓烈到不可捉摸,再到日渐崩塌; (2)时代(或“时间”)意义上的乡愁:人们都有对过去简单纯朴生活的追忆; (3)精神意义上的乡愁:每个人都会留恋曾经的精神故乡。 (每点2分,三点6分) 16.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两次提到《老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简短、看似不相连贯的原因有哪些?(6分) 18.“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请结合文意阐释这句话的内涵。(6分) 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①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哲学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习惯于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 ②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如果要想读这些人的著作,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 ③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 ④《论语》和《老子》中的简短词句是充满提示的箴言。正由于富于提示,才使它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如果把《老子》书中提到的概念列举出来,重述一遍,可能用上五万字或五十万字,它可能帮读者了解《老子》一书的含义,但它本身将成为另一本书,而永不可能代替《老子》原著。郭象是《庄子》一书的著名注释家,他把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用理性论辩的方式加以阐述,又把《庄子》书中的诗句用散文予以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但是,《庄子》原书富于提示,郭象的注释则明晰具体。人们会问:两者之中,哪个更好呢?后来一位禅宗僧人曾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16.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两次提到《老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第①段提到《老子》,用来说明中国哲学著作简短的特点; (2)第④段提到《老子》,用来说明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而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特点; (3)用读者熟知的中国经典哲学著作来作例证,使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6分,每点2分) 17.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简短、看似不相连贯的原因有哪些?(6分) (1)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往往散见于对学生和友人的言论集和书信中; (2)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专业的哲学家,许多哲学家没有专门的哲学著作; (3)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来表述思想。 (6分,每点2分) 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江苏高考各市模拟汇编平面向量与正余弦定理选编.doc
- 爱立信BSC操作基础汇编.doc
- 2014物理第二章第1课时力的基本概念几种常见的力选编.ppt
- 牙膏市场调查汇编.doc
- 爱美特罗茨表安装、维护、清洗汇编.doc
- 牙体缺损的嵌体修复汇编.pptx
- 牛力家园项目施工用电方案汇编.doc
- 牛人总结的关于模具热处理的24个问答汇编.doc
- 片石混凝土桥台施工方案汇编.doc
- 牛吃草问题练习及答案汇编.doc
- TSTIC 120083-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系统数字化运维服务要求.pdf
-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pdf
- TSTIC 120085-2023 船舶拖带服务规范.pdf
- 健身安全课件图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计划.docx
- TSTIC 120081-2023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服务规范.pdf
- THEBQIA 304-2024 型钢智能检测设备设计规范.pdf
- 健身房消防培训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广东省深圳市红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两学部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