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确定注浆压力与选择灌浆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如何确定注浆压力与选择灌浆材料.doc

谈如何确定注浆压力与选择灌浆材料 地下工程的长期渗水、漏水不仅对建(构)筑物结构的安全稳定造成危害,也影响其使用功能。地下工程变形缝的渗漏是尤为突出的一种,治理起来也比较棘手。 近年来,业内人士对地下工程变形缝渗漏治理的探讨较多,介绍的材料和方案也很多,众说纷纭.但治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治好的少,治不好的多;一次根治的少,屡治屡漏的多,这已经成了地下工程渗漏治理的一大难题。 众所周知,变形缝的渗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沿着止水带的周边渗出:二是水沿着止水带周边混凝土的孔隙渗出(在此假设止水带的质量和安装没有问题)。引起上述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都是止水带周边混凝土的振捣不密实。本文仅就地下工程变形缝渗漏问题的治理谈点一家之见。 笔者拜读过许多关于地下工程变形缝治理的文章,其中介绍的治理方法包括化学注浆、密封胶嵌堵、 粘贴几层高延伸率的防水卷材、涂刷几遍高延伸率的防水涂料或聚合物类防水砂浆抹面等.其理念是多道设防,但实际起作用的又有几道? 例如化学注浆,关键是注什么样的浆液?注浆压力应确定多少为宜?以水溶性聚氨酯浆液为例,其一般膨胀率是2~3倍,但前提必须是遇水才能反应和膨胀,水既是其稀释剂,又是其固化剂。水溶性聚氨酯只有在水中才能完成分散、乳化、膨胀的过程,最终形成弹性体,所谓的弹性浆液如果没有水参加反应、不充分膨胀,是不能称其为弹性浆液的。如果变形缝的容积全被浆液所充满,那么诱发浆液膨胀的水能进入缝隙的就很有限,不能满足浆液膨胀的要求。据资料介绍,膨胀率在 200%~300%之间的水溶性聚氨酯,它的包水倍数在20倍左右。当然,因为变形缝漏水才注浆,水会不断的渗入,但究竟能渗入多少? 笔者曾为某单位的地下室变形缝做过注浆处理,据单位负责人介绍,以前曾有多家堵漏队伍做过注浆处理,基本是注了浆就好,来年又漏。我们将原来的水溶性聚氨酯的胶凝体从变形缝中取出,它已经是个条状的固结体,外表已经膨胀,内部却没有膨胀。这种现象可以这样理解:该变形缝由于受季节雨水的影响较大,当灌入缝内的水溶性聚氨酯遇水时表面开始膨胀.这种表面的膨胀就足以遏止住水的侵人.因此大部分浆液没有膨胀就固结了:在枯水季节,在长期失水的情况下,浆液外表的膨胀体开始收缩,到来年雨季。当水再次侵入该变形缝时.已收缩和固结的浆液二次膨胀已微乎其微.因此又会出现渗漏。 笔者认为.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剂的堵水机理是膨胀止水,不膨胀就不能止水。就它的弹性而言.是膨胀了才富有弹性,不膨胀的胶凝体没有弹性,不能适应变形缝的变形要求。因此,当渗漏的变形缝需用水溶性聚氨酯治理时,关键的问题是必须保证灌入缝内的聚氨酯充分膨胀,并对其膨胀体进行高压挤密。这种被充分挤密的膨胀体,一旦遇到变形缝变形时,可以有足够的弹性来适应变形缝的变形要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 关于注浆压力的确定,很多文章提到,在采用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时,用手揿泵,压力达到0_3 MPa左右即可。如果单纯将浆液灌注到混凝土的大缝隙中,这样的压力是可以的,但有些时候问题往往不是那么简单。如刚才提到变形缝的渗漏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止水带周边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水从混凝土的孔隙中渗出。如何让浆液填充到混凝土的孔隙中去呢?只有靠压力来挤走混凝土孔隙中的水.使浆液充盈到混凝土的缝隙中才能起到止水的作用,这不是小压力的手揿泵能办到的事情。 目前很多人对混凝土断裂缝的治理采用在混凝土断裂缝的边侧钻孔、埋止水针头、注浆止水的方法。往往是当时起作用,过一段时问又开始漏水,原因就是只做了表面文章。首先,压力灌浆必须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将浆液压送到一定的位置。如果在混凝土断裂缝的一侧钻孔,原混凝土断裂缝处又不做封堵,浆液就会很轻松地被灌入到缝内,跟自流几乎无差别。假设某混凝土底板厚400 mm,钻孔深度200 mm(一般只钻100 mm),浆液被注入后.首先在200 mm处遇水膨胀.理论上讲浆液应沿混凝土的两侧壁上下均等分散,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浆液的下方有水,水不可压缩,而上方变形缝无约束,浆液在很小的压力作用下,很自然地流到上方,并完成了它的反应,这时就被认定为注浆结束。即使再复注一遍还是重复了上述过程。缝隙下方的水仍然是水,而上方仅为一层聚氨酯的胶凝体,它一旦失水干缩,又会开始渗漏,治标不治本。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