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市场招投标诚信体系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建筑市场招投标诚信体系建设.doc

谈建筑市场招投标诚信体系建设 建筑领域的改革开放,使建筑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给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而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就是这诸多的问题之一,对于诚信建设的呼唤已成为整个社会强烈的呼声。如何加强建设系统诚信体系建设,是必须深入探讨的课题。 ??? 一、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中的诚信问题 ??? 在建筑市场招投标市场体系中的主要当事人有建设业主、投标人、招标代理、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评审专家、行政监督机构。每一项招投标活动,只要这些参与的当事人中有一方有失信行为,就可能导致整个招投标活动呈现不公平、不公正,使其他守信者成为“受害者”。 ??? 目前,我市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在诸多方面不够完善、健全。因此,市场各方出现许多问题。如: ??? 建设业主在立项审批时故意少报面积及压缩投资估算,以规避招标;工程款不到位,明确要求投标人垫资;招标后,要求二次下浮,签订阴阳合同;公开招标中,故意提高招标条件排挤潜在投标人;将包含在工程总包中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业主自主发包,如门窗、涂料、水电等;工程竣工不结算,拖欠工程款等行为。 ??? 投标报名时,拉帮结派,搞围标,挂靠和租借资质;投标时,串标抬价或排挤其他投标人;施工时,工程偷工减料;承诺不兑现;以停止施工相威胁,强行变更;结算时,勾结编审人员,高估冒算。 ??? 招标代理机构无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制定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时,过分迎合业主意愿,为个别投标人“量体裁衣”;欺上瞒下,背着业主,勾结投标人,暗箱操作;招标文件条款不清,模棱两可,对不同的投标人以不同解释,执行不同标准等行为。 ??? 资格预审采用评审专家资格预审制以来,专家评审尺度不一,与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围标、串标,有失评审公正,在评审过程中工作不认真,粗心大意,任意串改评审资料、评审结果等行为。 ??? 行政监督机构的失信行为表现为:不按制度办事;对同一性质的不同当事人的违规行为,处罚轻重不同,即执行标准不同;任意开口子;疏于管理,对违规行为不查处。 ???? 二、原因分析 ? (一)法律意识淡薄。建筑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建筑市场秩序和规范行为均法律所明确。如《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民法》、《合同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都对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各方当事人的行为作出了明文规定。如规避招标、串标、暗箱操作等行为均违返了法律。这些失信行为,直接体现在有法不依的法律意识淡薄。 ?? (二)信用制度不健全。由于各项法规政策的不配套、相关机构协调不紧密,对维护招投标市场的信用机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信用制度建设的严重滞后。有些地方可能制定了一些信用考核机制,但由于缺乏通用性和相关性,导致其参考性及实用性不强。 ?? (三)失信行为定性标准。《招投法》中虽然明确规定资质挂靠、串标等不诚信行为是不合法的。但现实中,投标人资质挂靠、串标和围标等行为,行政主管部门很难掌握与之相关的书面证据,即使有调查取证的工作也很困难,查证一起就可能需要半年时间。目前建设市场参与管理的部门和单位比较多,配合协调不够紧密,由于管理理念不同,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 (四)监管不力、惩戒机制不明确。从全国建设工程市场来看,建设活动中的失信行为,与各级行政监管部门的“包容”和“怂恿”是分不开的。可能碍于人情或“保护”企业的因素,对招标人或投标人的失信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大开绿灯。另一方面,对失信的当事人,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惩罚规定,一旦发现也很难处理,即使处罚也可能因为标准不一致,而导致不公平。行业处罚力度不大,执行力度不够。投标单位在招投标主要环节弄虚作假、伪造监管部门证明文件,被查处后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过小,导致不了了之。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因安全事故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处罚逐出建筑市场,经过一段时间后,施工单位通过疏通关系,改变处罚决定,又重新返回建筑市场。 ??? 三、建筑市场招投标市场失信造成的危害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