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选编
金太阳好教育云平台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识记不同时期衣食住行的特点,认识影响衣食住行变化的原因。
2.理解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对衣食住行的影响。
3.探究影响近代物质生活变迁的因素、物质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其意义。
本课通过视频和图片“中国领导人服装的改变”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本课介绍近代以来中国衣、食、住、行与社会习俗的变化,使用大量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通过材料的介绍探讨影响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及其近代物质生活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本课的重点是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通过视频和图片直观认识新中国成立后的衣、食、住、行与社会习俗的变化。通过与新中国成立前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本课的难点是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通过展示图片了解人们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结合教材内容与材料,分析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
中国领导人服饰的改变
通过观看上述图片及其视频,你会发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的服饰都有很大的变化,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
阅读书本第一子目——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一、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分组学习,讨论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
生活哪几个方面的变迁?
服饰方面
饮食方面
居室建筑
习俗风尚
每一组派出一名讲解员,跟随老师一起漫游物质生活变迁的过程,说说下面这些图片都是反映的什么时期的生活特色?
第一组代表
第二组代表
第三组代表
第四组代表
物
质
生
活
变
迁
陈
列
馆
馆一: 服饰的变迁
清云锦龙袍
长袍马褂
西 装
中山装的内涵:
和平统一
二大理念:严谨治国
以文治国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四维:礼、义、廉、耻
五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
旗袍
长袍坎肩
校服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装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现象。
(一)从晚清到民国时期,服饰的变化:
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原因)
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推动
人们思想的解放
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毛式中山装
布拉吉
列宁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
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50年代普通老百姓的穿衣打扮
蓝绿灰的无彩服装时代
最流行的装饰
(二)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前服饰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原因)
新中国成立、反封建
中苏关系友好
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氛围
物质生活的匮乏……
俭朴、色彩单调、政治氛围浓厚……
(三)改革开放后
犀 利 哥
阶段
表现
服饰特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之前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前
改革开放后至今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旗袍
列宁装
布拉吉
绿军装
异彩纷呈
中西结合
中西合璧
土洋并存
政治色彩强烈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馆二: 饮食的变迁
1.哪些饮食是属于北方人的?哪些是属于南方人的?
2.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饮食发生了什么变化?
3.富人与贫穷人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
中国人的饮食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丰富多样、中西并行、互相融合……
南方:米饭、海鲜 北方:面食、肉类
皇帝、贵人:满汉美食 老百姓:粗食淡茶
馆二: 饮食的变迁
表现
馆三: 居室建筑的变迁
观察下列图片,分析这些图片反映的建筑变迁过程及其内在的特点?
窑洞
江南水乡
传统民居
中西合璧
完全现代
旧式家具
新式家具
1.北方典型民居——四合院
2.外国人来华后,西式住房开始出现,中国的居室建筑出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3.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4.家居西化。
馆三: 居室建筑的变迁
馆四: 习俗风尚的变迁
观察下列图片,分析这些图片反映的社会习俗怎样变化的?其内在的特点是什么?
旧式婚姻的特点:
新式婚姻的特点:
包办婚姻
程序繁琐
男尊女卑
自主、自由、平等
删繁就简
仿效西方
婚姻包办
男子留辫
女子缠足
婚丧仪式繁琐
社交礼仪:跪拜、老爷
旧习
改变
婚姻自由
剪辫易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选编.doc
- 王戴林: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汇编.docx
- 2015-2016学年山东日照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课件:17《勾股定理》2(新人教版下册)选编.ppt
- 2015-2016学年山东日照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课件:19.1.2《函数的图象》(第3课时)(新人教版下册)选编.ppt
- 2015-2016学年山东日照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课件:17《勾股定理》3(新人教版下册)选编.ppt
- 王振佺教学设计《物质的密度》汇编.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选编.doc
- 王忠医生告诉您高血压吃什么汇编.pptx
- 2015-2016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Word版选编.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选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