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锚固桩技术在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应用.doc
锚固桩技术在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刘海斌,梁? 乐
(湖南省怀化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文章主要结合某普通公路桥梁基础工程施工的背景资料,对锚固桩技术在该工程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从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锚杆的制作与安装以及注浆的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桥梁基础;锚固桩技术;施工技术;锚杆制作;注浆工艺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18-0053-02?
?
锚固技术因其应用领域广泛,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工程实践,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锚固工程规范,力争做到锚固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有序、科学合理,同时力争开辟锚固技术应用的新领域,使这一“高效、安全、经济”的施工工艺技术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采用灌浆锚固桩技术可起到超前钻的效果,减小整桩嵌岩深度及施工难度,而且通过灌浆填充、渗透、挤密原理改善地基结构,增强地基承载力,是一种更经济、安全、合理,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和施工技术的好方法。
一、某大桥工程基本资料
(一)工程概况
某普通公路桥梁设计总长320m,8跨每跨40m。桥面宽采用净宽18m(未设计人行道)并设防撞栏杆,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0按5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设计,其设计水位为49.12m。桥面采用钢筋混凝土铺装层,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双桩双柱式桥墩,四桩双柱式桥台,基础为Φ1000~Φ1200mm的嵌岩端承桩。
(二)大桥地质勘察资料
该桥址的地质勘查基本资料地层自上而下为:
1.腐植土:厚0.5m,为粉砂质粘土,棕黄色,稍湿,塑性,手搓成3~5mm粗的土条。
2.粘土:厚2.0m,黄褐色,饱和,塑性。
3.粉细砂土:厚1.0m,黄褐色,饱和,稍密,易液化成泥
流。
4.砂卵石层:厚2.0m,松散,渗透性强,含泥多者易成泥流,卵石多为石英岩。
5.基岩:白云质灰岩,青灰色,强风化至微风化,多为微风化,岩芯完整,短柱状含白云质高者,硬脆易阻芯而破碎,岩芯柱状呈长柱状,常见管状珊瑚化石及不规则状微脉方解石,一般岩体质量好,局部有溶蚀,该层为本桥地基持力层。
6.桥基持力层:桥位正座在一个向上突起的中生代白垩纪下统灰岩上,由于受区域地壳升降运动和断裂构造影响,山前冲洪积阶地成为区域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活动频繁,游离质CO2强烈溶解白云质灰岩,故岩溶发育,且多发育近垂直型溶蚀而成裂隙式溶洞。多数为空洞,少充填或充填泥砂,软粘性土之类,有的甚至溶蚀呈孤石形态。岩芯一般完整,呈长短柱状,局部地段破碎呈碎石状。
(三)锚固方案设计
对于原冲孔桩嵌岩较深,桩底标高已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且在锚固钻探中取出桩底岩心又较完整或节理、裂隙不太发育的,一般在每根桩内锚固3个孔,其孔径为Φ110mm,下入锚杆材料为每孔3Φ22螺纹钢并进行固结灌浆直至水泥浆充满全孔为止。
对于原冲孔桩嵌岩基本达到设计桩底标高,但岩层倾角较陡,锚固施工中又发现桩底基岩裂隙较发育或岩心较破碎的,其每桩所锚3个孔的孔径增大到Φ150mm,下入锚固材料为5Φ22螺纹钢并进行固结灌浆直至水泥浆充满全孔为止。
对于单桩受力不大的0#桥台,考虑到虽有4根桩,但桩底裂隙发育,冲孔施工中已发现冲洗液互相串通,为了保证其桩底基岩的稳定性和整体性,选择了在其中两根桩内各锚固一个孔,并采取以固结灌浆为主的施工方案,以便水泥浆和砂、砾石填充固结岩基裂隙,改善其桩底岩基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整体承载能力。
二、桥梁基础锚固桩施工技术综述
1.为减小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而又能保证质量与安全,河床内的8根桩改为Φ1200m桩径冲(钻)至基岩(灰岩)岩面后,再用Φ800mm嵌岩≥0.5m,如基岩有溶洞,且溶洞顶板厚度≤2m,宜将顶板用Φ800mm钻头冲(钻)穿至完整底板,以便成桩时水下混凝土充填。
2.在完成上述步骤成孔后,进行一次清孔并按正常施工程序与规范下入特制钢筋笼。在该特制钢筋笼主筋内侧布绑焊4~6根Φ170×5钢管 (或硬质塑料管,但不能弯曲变形)。钢管底部需用混凝土或薄钢板封固,以防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管内。
3.下入导管进行二次清孔,在沉渣符合设计要求后,迅速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待桩身混凝土终凝并达到一定强度后(一般为3~7天),用Φ130~Φ150mm钻头,钻具下入Φ170×5mm钢管内,逐个钻穿管底并继续钻入桩底基岩5m左右。
1 / 1
1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大模型面试题-15-大模型 RAG 经验面.pdf VIP
- 环境统计第二章.ppt VIP
- 2021年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五章三角函数 教学课件.pptx VIP
- (完整版)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pptx VIP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件.pptx VIP
- 110kV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施工方案.pdf VIP
-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江西省南昌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