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软弱围岩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工法浅谈.doc
隧道软弱围岩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工法浅谈
摘 要:本文主要在台阶开挖法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总结,介绍大断面软弱围岩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工法的内容,用以指导现场施工。
关键词:大瑶山1#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大瑶山1#隧道为分离式双洞单向行驶隧道,单洞长4220m,隧道穿过保护区的核心区,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主线设计速度100Km/h。通过对其开挖工法不断的总结和优化,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概述
????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是指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分七个开挖面,前后七个不同的位置相互错开同时开挖,然后分部同时支护,形成支护整体,缩短作业循环时间,逐步向纵深推进的作业方法。
?二、适用范围
????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适用于开挖断面为100~180m2,具备一定自稳条件的Ⅳ.V级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在断层带.破碎带及富水地层中,采取大管棚.迈式注浆锚杆和小导管预注浆固结.止水等技术措施后亦可适用。
? 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应遵循“先预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尽量缩短台阶长度,确保初期支护尽快闭合成环,仰拱和衬砌及时跟进,及时形成稳定的支护体系。
?三、工艺原理
?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采用3层短台阶,分步平行流水作业。采用预留核心土,及时闭合仰拱构成稳固的初期支护体系,保护围岩的天然承载力,有效抑制围岩塑性变形。经监控量测信息化反馈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混凝土衬砌施工时间。
?四、开挖法技术特点
? 1.施工空间大,机械化程度高(复杂地质情况下可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可多作业面平行作业,工效高,经济效益好。部分软岩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爆破施工可以分成多个作业面进行,采用微震爆破技术,将集中爆破化为分散爆破,既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又充分利用了时间空间,还增加了爆破临空面,降低了炸药消耗。
? 2.在地质结构复杂多变.软硬围岩变化频繁的隧道施工中,便于灵活.及时地调整施工方法,进度稳定,工期保障性强。
? 3.能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简单。
? 4.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台开挖,利于掌子面稳
? 5.这种开挖作业法吸收了上下导坑法,侧壁导坑法,台阶法甚至全断面开挖法的内在特点,是集各法之精髓的新型施工方法。
? 6.混凝土仰拱超前施作,便于初期支护及早闭合成环承载,且改善了洞内作业.运输环境。
? 7.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满足了新奥法施工对围岩加强控制的要求。
?五、开挖法施工步骤(预留核心土)
? 1.第1步,上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开挖后先初喷4~6cm厚的喷射混凝土,施作拱部系统中空注浆锚杆,川页岩面安装第一层钢筋网片。然后按设计间距架立钢支撑,每侧钢架拱脚按设计要求打设锁脚小导管,与钢支撑焊接牢固并注浆,安装第二层钢筋网片,最后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
? 2.第2, 3步,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在承载拱的支护下,交错开挖左右中台阶边墙,开挖高度一般为3~3. 5m,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设置间距确定,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保持左右错开2~3m。
? 3.第4, 5步,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
? 4.第6步,上.中.下台阶开挖核心土:各台阶分别开挖预留的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
? 5.第7步,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4~6m,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浇筑仰拱和填充混凝土。
?
六、注意事项
? 1.为把隧道开挖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围岩的松弛,在断层带.破碎带.浅埋带等自稳性较差地层和富水地层中,按设计施作大管棚.小导管预注浆,其余地段,在拱部按设计参数施作下一循环超前支护。并把该支护尾端焊在钢架上。
? 2.分部平行开挖,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2棍拱架,平行施作初期支护,硅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初期支护体系。
? 3.开挖轮廓线的下限半径为:设计半径+预留量+二次衬砌模板变形加大量5cm。开挖轮廓线的上限半径为:开挖下限半径+监控量测动态管理的预留沉降量。
1 / 1
1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pdf VIP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PDF VIP
- 2冷疗技术15课件讲解.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doc VIP
- JJG 195-2019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pdf VIP
- 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报告().pdf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完整word版)数独题目100题(可打印).doc VIP
- 0604-会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docx VIP
- 04.汉杂事秘辛.一卷.汉.阙名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