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人文引用科技创造地理资讯的生机-元智大学.ppt

立足人文引用科技创造地理资讯的生机-元智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足人文引用科技创造地理资讯的生机-元智大学.ppt

立足人文引用科技 創造地理資訊的生機 台灣大學地理資訊學術應用研討會 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羅鳳珠 2007年10月13日 與談論文 一、石計生,〈氛圍消失?從SocGIS論數位典藏的人文精神性〉 二、魏德文,〈從古地圖蒐藏看GIS數位典藏的發展〉 三、林祥偉,〈從本土文化工作者探討GIS數位典藏的發展〉 地圖的產生 根據2006年3月1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導: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三幅西漢地圖,一般簡稱為《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距今已有2100多年。繪製的內容都是軍事地圖可知當時繪製地圖的目的是為了軍事用途。 魏德文先生的論文列出不同時期的台灣地圖,詳細的敘述了繪製的時間、單位、內容與目的,從魏先生的論文可以更加確定地圖繪製的時機、地圖呈現的內容與地圖繪製的動機、使用地圖的目的有密切的關係。 地圖的精確度 早期的地圖,由於測量工具及技術的限制,所呈現的內容是寫意多於寫實。 隨著科技的發達,人類已經可以從太空拍攝太空航照圖,把地表的景觀鉅細靡遺的拍攝下來。 科技的進步已經能以攝影機絲毫不差的呈現地表的原貌,這樣的地圖是否就能涵蓋一切內容?就能滿足所有研究、教學、應用或典藏的需求? 地圖的精確度 魏德文先生的論文提出:「地圖的精準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地圖中呈現的地理、人文與科技文明才是課題。」的觀點。 魏德文先生論文:「測量〈福建省圖—台灣〉:1714年……完成清領台灣西部經緯度共7點。京師為經度1?(正南為空亡,大不吉),台灣為偏東4度,並以台灣命名。」從文獻記載可知,古人對於「空亡」的說法相當忌諱,避開空亡方位,可以說是「以人為本」的考量,但也使地圖位置的經緯度失真。 林祥偉教授的論文呈現一個事實,當他們辛辛苦苦的以Google Earth 3D的虛擬實境功能,建構一整個日據時代的移民村,審查委員的看法是:「……以主持人所欲展現的3D虛擬圖,其效果並不見得優於照片的呈現」。 地圖的「本真」與「詮釋」 石計生教授的論文提出三項重點值得思考: 1.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的「以人為本」的詮釋式技術取向可以適當補充過於強調技術與應用的自然科學思維GIS的問題。 2.可以用不同的「詮釋」態度面對「典藏品」與「數位典藏」的價值問題。 3.以「氛圍」概念考察,審視從「機械複製」到「數位複製」,雖然造成「本真性的喪失」,但「數位典藏」的影像也不只是再現真實,同時創造了一個新的現實,超現實,有他自己的邏輯、物質基礎與空間特性。 本真與詮釋:古地圖/今地圖、寫意/寫實 〈明代弘治黃州府志黃岡縣圖〉(黃色地名為蘇軾行止,羅鳳珠整理) 本真與詮釋:古地圖/今地圖、寫意/寫實 〈北宋黃州地圖〉(中研院史語所范毅軍教授研究團隊製圖) 本真與詮釋:古地圖/今地圖、寫意/寫實 衛星地圖(中研院史語所范毅軍教授研究團隊製圖,2007年5月) 本真與詮釋:古地圖/今地圖、寫意/寫實 google 地圖(2007年10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寫於1082年) 我們的思考 以上三篇論文都觸及一個共同點,甚麼樣的地圖才是值得數位時代典藏的地圖?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資訊網路的方便性,使數位典藏增加了無數的可能性,需要數位典藏的是新科技所拍攝的地表原貌?或是包含經過「詮釋」而「增生」的新訊息?自然科學的科技技術與人文領域的人本關照如何互補? 如果照相所得的真實原貌足以傳遞所有的訊息或所有的形式與精神全貌,何以在照相技術發達的今天,潑墨寫意的山水畫或線條簡單的漫畫沒有被照相所得的攝影作品取代? 我們的思考 在資訊科技領域學者的努力之下,技術快速的進步。 但是如何使資訊科技的技術成為人文領域使用的輔助工具,需要人文領域的學者參與,不能全然仰賴資訊科技領域的學者。 而人文領域學者的參與比較少,也使得資訊科技發展的技術性高過人文詮釋甚多,應用在地理資訊或文學數位化的研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我們的思考 科技的發達,已經可以使我們迅速且大量的複製地圖,依原貌典藏起來。 這樣的地圖,這樣的典藏是不是我們需要的,科技時代的數位典藏,可以增生哪些訊息? 「氛圍」如果不能經由複製再次呈現,新科技可以製造何種新「氛圍」? 如果我們希望「用不同的『詮釋』態度面對『典藏品』與『數位典藏』的價值問題。」哪些「詮釋角度」更有價值,更符合人本思想?追求以人為本的理想,人文學者可以貢獻哪些心力? 陳正祥教授的文化地圖 近代最重要的國際知名地理學家陳正祥教授,1979年在日本廣島大學及國土地理學院的演講稿〈中國文化中心的遷移〉,以結合時間與空間的統計數據,繪製十八種不同的人文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